中國戰國時期青銅器。造型、紋飾相似的有3件,一件為故宮博物院所藏傳世品,另兩件分別於1965年出土於四川省成都市百花潭、1977年出土於陝西省鳳翔縣高王寺。器體造型均為戰國早期流行的圓壺型式,壺身佈滿異色金屬鑲嵌的圖像,構圖橫向展開,多層配置。每層圖像以斜角雲紋飾帶間隔。人物動作生動,均為側影,不表現五官。每個人物均作單層平面排列,無縱深關係。圖像表現技法尚顯幼稚,但形象地展現瞭宴飲、戰爭、狩獵、采桑等活動,是瞭解戰國社會生活與繪畫的重要資料。直接表現生活活的青銅器紋飾流行於春秋晚期和戰國早期,除鑲嵌圖像外,還有花紋突起和刻紋兩種表現形式,其題材不出上述范圍,而以狩獵紋最為多見。

嵌錯宴樂攻戰紋銅壺(戰國,四川成都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