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轄縣。位於省境西南邊緣,雅礱江下遊西岸。鄰接雲南省。面積8 388平方千米。人口35萬(2010),有彝、漢、蒙古、藏、回、納西、苗等民族。縣人民政府駐鹽井鎮。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置名定笮縣,唐屬昆明縣,南詔時為香城郡,宋為賀頭甸,元為柏興府,明為鹽井衛,清雍正六年(1728)改為鹽源縣,屬寧遠府。。1964年設鹽源彝族自治縣,1978年屬涼山彝族自治州後,復稱鹽源縣。地形地貌以“山高、坡陡、谷深、盆地居中”為特征,地勢高差懸殊,氣候立體差異顯著,幹濕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2℃。平均年降水量735毫米。礦產有煤、鐵、巖鹽、銅、石棉、白雲石、石灰巖、大理石等。農業主產水稻、玉米、蕎麥、馬鈴薯等。畜牧養殖以豬、牛、羊等為主。特產鹽源蘋果、鹽源白瓜子、木耳、桐油、生漆,以及茯苓、黨參、丹皮、木香等中藥材。工業有采礦、冶金、煤炭、制鹽、建材、農機修理、化工、食品等。西(昌)木(裡)、鹽寧(浪)公路貫通縣境。名勝有瀘沽湖公母山(柏林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