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文化歷史博物館。位於雅加達市。始建於1862年,1868年建成開館。1778年成立的巴達維亞學會搜集的文化藝術遺物是其藏品的基礎。主要收藏生物、醫學、考古、文學、民族學和與印尼歷史有關的文物、標本。1962年,學會將博物館捐給國傢,於是稱為中央博物館。1979年起改為國立博物館。館前草坪上豎立一座青銅大象,系1871年暹羅王拉瑪五世訪問時所贈,故又名“大象博物館”。收藏有史前、古典考古學、、陶瓷器、曆史、民族學、貨幣等方面的精美文物。基本陳列分為史前、考古、民族學、外國陶瓷、金銀裝飾、青銅器、木器、民俗、貨幣、東印度公司等部門展出。舊石器時代至鐵器時代的展品有舉世聞名的爪哇猿人的頭骨化石以及石斧、青銅斧等。5~15世紀的印度教、佛教雕像和青銅小像最為精致,是該館的一大特色。還陳列有從婆羅浮屠大塔出土的一些佛陀像。外國陶瓷的收藏是該館的另一大特色。其中,中國漢代至清代的精美陶瓷藏品系荷蘭人E.W.von弗林斯所捐贈,還有一些是印度尼西亞各地的出土品,為古代中國與印度尼西亞貿易往來的珍貴資料。民俗資料有民間用具、皮影、木偶、面具等。此外還有古文書、碑文、古地圖等展品。

雅加達國立博物館正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