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體裁或樣式之一。一種富於敘事性、戲劇性的獨唱或獨奏曲。敘事曲一詞源出拉丁文ballare,意為跳舞,最初是一種舞蹈歌曲。14世紀以後,隻歌不舞,在法國、義大利、英國、德國等成為獨唱或複調敘事歌曲的通稱。18世紀德國作曲傢J.R.楚姆施泰格(1760~1802)把敘事曲發展為篇幅較大的獨唱歌曲,由若幹對比段落組成。19世紀德國作曲傢J.K.G.勒韋(1796~1869)把它處理成一種戲劇性歌曲,常結合運運用分節歌和通譜歌的形式。他的17卷敘事曲,包括《魔王》、《愛德華》、《女店主的女兒》等著名歌曲,對F.舒伯特的創作產生瞭深刻影響。除獨唱敘事曲外,也有為獨唱、合唱和樂隊而作的敘事曲,如H.沃爾夫曾把他的獨唱敘事曲《猛火騎士》改編成合唱和樂隊作品。F.F.肖邦和J.勃拉姆斯、F.李斯特、E.H.格裡格則把敘事曲的體裁應用於鋼琴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