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物化學傢。生於安徽歙縣。1957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化學系。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研究員。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在牛胰島素人工合成研究中用鈉—氨還原胰島素二硫鍵、除去芐基和其他保護基和還原後重氧化恢復生物活力;提出並成功地實現瞭用天然肽於蛋白質結構功能研究;在蛇肌果糖−1,6−二磷酸酯酶的研究中,測定瞭該酶的一級結構和晶體結構,克隆和表達瞭這個酶,系統地研究瞭該酶的動力學、作用機制和調節作用,發現反應中存在磷醯化中間物、別構部部位和催化部位信息傳遞的分子基礎,提出在天然狀態下活性部位是不完善的觀點和一個新的機制;對果糖−6−磷酸−2−激酶進行瞭提純,對其動力學、催化和調節機制及酶與底物結合的必需基因進行瞭研究,發現該酶在催化過程中有一個非必需的活化基因對催化起一定的作用,精氨酸是底物結合的必需基團,鎂離子有調節作用,它們都有雙底物雙產物序列催化機制;確定瞭兔肝果糖二磷酸酯酶的催化和別構部位;還證明瞭胸腺素β−4是由巨噬細胞而不是由胸腺細胞合成的。對蛋白質的折疊與去折疊以及結構域起的作用也進行瞭系列研究,並取得一些重要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