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時期內,某種運輸方式的某一段運輸線路上,平均每公裡線路所承擔的貨物(旅客)周轉量(見運輸量)。它是考核運輸線路能力的利用程度和運輸部門運輸工作強度的指標,可以反映運輸能力與運量之間的適應程度。中國和世界經濟發達國傢,運輸密度一般多用於分析鐵路運輸。在鐵路運輸中,新線設計、舊線技術改造、運輸設備和運輸組織工作的採用等,都以運輸密度為重要依據。運輸密度分為貨物運輸密度、旅客運輸密度和換算運輸密度。貨物運輸密度(噸公裡/公裡)按下式計算:

由於貨流量在運輸方向上不均衡,在計算具體線路或區段貨運密度時,應按上行和下行方向分別計算。貨運密度大的方向稱為重車方向。貨運密度大,表明線路負荷重,一般作為新線設計、舊線技術改造的依據。旅客運輸密度(人公裡/公裡)按下式計算:

換算運輸密度(換算噸公裡/公裡)按下式計算:

無論貨運密度或客運密度,都隻能從一個側面反映運輸線路(區段)運輸能力的利用程度和運輸工作強度,換算運輸密度則能夠較全面地反映出運輸能力的利用程度和運輸工作強度。它是運輸部門的一個綜合性的質量指標。換算運輸密度大,表明運輸工作強度大,線路的能力利用程度也越高。蘇聯鐵路的貨運密度和換算密度居世界首位,中國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