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稱國際鐵協。其宗旨是加強各會員之間鐵路運輸業務的經驗交流,促進鐵路運輸的發展。其主要活動方式為:①召開定期會議或專門會議;②向會員提供專門問題的資料;③出版刊物。

  國際鐵協成立於1885年,會址設在比利時的佈魯塞爾。國際鐵協會員條件是:①各國合法成立的、擁有公用鐵路(包括地下鐵道)100公裡以上、近3年的年平均收入在200萬金法郎以上的鐵路機構;②國際性鐵路組織、研究機構和公司,以及鐵路聯合組織所管理的鐵路不屬於這個協協會的成員,但延展裡程在5000公裡以上,或分別等於所在國延展裡程的10%的組織機構。凡符合這些條件之一者均可申請入會。截至1981年,參加協會的會員共97個。

  國際鐵協的管理經費來源是會員繳納的會費、補助金及其他雜項收入。

  國際鐵協的工作由管理委員會負責。管理委員會設主席1人、副主席2人、常務委員43人。管理委員會的常設機構是管理委員會執行局,由管理委員會的主席、副主席和4名不同國籍的常務委員組成,其中兩名常務委員必須是歐洲以外的鐵路代表。每個會員按擁有鐵路營業裡程的長短享有不同票數的選舉權。有些會員的選票數按其提供會費的多少確定。

  國際鐵協每3~4年召開一次定期大會,討論管理委員會提交的問題和有關鐵路的科學技術論文,並通過決議。第一屆定期大會於1885年在佈魯塞爾召開。1982年在西班牙召開第23屆大會,討論瞭“采用信息和自動化系統以及新技術提高鐵路經濟效益、生產率和工作質量問題”。

  協會曾出版《國際鐵路協會》和《工程控制與電子技術在鐵路上的應用》月刊,於1970年停刊。自1970年1月起,同國際鐵路聯盟合作出版《國際鐵路》期刊,每年出版11期,有英、法、德、俄4種文本。自1964年1月起,同國際鐵路聯盟聯合出版《國際鐵路文摘》,每年出版10期,有英、法、德、西班牙4種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