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部門為保證完成一定時期(如季、月)的貨物運輸計畫而制定的機車車輛運用計畫,簡稱技術計畫。這種計畫隻在實行計畫運輸制度的國傢中採用。制定技術計畫的目的在於合理使用機車車輛和鐵路通過能力(見鐵路運輸能力),提高運輸效率,保證完成貨物運輸任務。技術計畫為各鐵路局、分局規定使用車、卸空車、接入和交出的貨車、列車等運輸工作任務,規定機車車輛的運用效率指標,並確定各鐵路局、分局的運用貨車保有量和使用機車臺數。

  主要內容 技術計劃的內容主要包括:①使用車、卸空車和交接重車計劃。使用車數包括裝車數和因裝載中轉零擔貨物、鐵路貨車用具的裝車以及因貨物倒裝而產生的增加使用車數。卸空車數包括卸車數和因中轉零擔貨物卸車、整車裝運鐵路貨車用具的卸車以及因貨物倒裝而產生的增加卸空車數。鐵路局、分局的工作量是使用車數和從鄰局接入的接運重車數之和。②空車調整計劃。為瞭使空車合理分佈,保證裝車需要,通常要制定車流調整計劃。③各區段貨物列車列數計劃。各區段貨物列車列數通常按上下行方向和列車種類分別計算。④分界站貨車出入和貨物列車交接計劃。⑤貨車運用指標和運用貨車保有量計劃。技術計劃中規定的貨車運用效率指標主要是貨車周轉時間,是指每完成一個工作量,運用貨車平均所消耗的天數。貨車周轉時間是從時間上考核貨車運用效率的一項重要綜合性指標,運用貨車保有量等於工作量乘以貨車周轉時間。⑥機車運用指標和貨物列車機車使用臺數計劃。機車運用效率指標主要有機車全周轉時間、機車日車公裡和機車日產量等。牽引貨物列車所需要的機車使用臺數,按機務段擔當牽引任務的每一牽引區段分別確定。

  編制過程 編制技術計劃主要是依據貨物運輸計劃,其編制步驟是:①首先確定各鐵路局、分局的裝車任務和接運重車任務。②根據裝車任務和接運重車任務制作重車車流表。③根據使用車和接運重車的去向和流量,確定分局、鐵路局的卸車任務和交出重車任務。④根據已知的重車任務確定空車的交接、調移任務,即編制空車調整計劃。編制時,鐵道部根據各鐵路局的使用車、卸空車計劃,計算各鐵路局的使用車和卸空車差數,確定各局間分界站空車交出和接入車數。⑤根據各區段和各分界站交接的重、空車數編制各區段貨物列車列數計劃和分界站貨車出入與貨物列車交接計劃。⑥制定機車運用效率指標計劃,然後按照各區段列車列數計劃,再制定機車使用臺數計劃。

  計算公式 在編制技術計劃過程中,通常使用的最基本的計算公式有:

  ①接入空車數計算公式:

      ureu1-ue+uge

式中ure為接入空車數;u1為使用車數;ue為卸空車數;uge為交出空車數。

  ②貨物列車列數計算公式:

式中N為上行或下行貨物列車列數;nl為上行或下行重車流;ne為上行或下行空車流;n1為重車時列車編成輛數;n2為空車時列車編成輛數。當區段的空車流較小,不開行空車直達列車時,則按照重車、空車混編條件計算,即:

式中n3為重車、空車混編時列車編成輛數。

  ③貨車周轉時間計算公式:

式中θ為貨車周轉時間;l1為貨車重周轉距離;ɑ為空率;Vc為旅行速度;Lt為貨車中轉距離;tt為貨車中轉時間;ch為貨車管內裝卸率;tg為貨車一次貨物作業停留時間。

  ④貨物列車機車使用臺數計算公式:

式中M為貨物列車機車使用臺數;N1為區段的貨物列車對數;N2為區段的雙機牽引貨物列車對數;θ1為機車全周轉時間。

  各國鐵路根據各自的運營條件和目標,對機車車輛運用計劃的制定有不同的要求。某些車輛數量比較充裕、鐵路通過能力並不緊張的國傢,對於加速機車車輛周轉並不十分重視。他們對於機車車輛的運用,一般隻根據預測考慮年度的較為粗略的安排,不做短時期(如季、月)的詳細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