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人的體力驅動的飛機。早期人們模仿鳥類飛行,試圖製造靠人力驅動的撲翼機,都沒有成功。主要原因是人的體力有限,健壯的人在10分鐘內隻能連續發出0.26千瓦(0.35馬力)的功率,按每公斤體重所能發出的功率計算,遠不如鳥類。其次,在當時的科學技術水準下,還不可能製造出重量很輕、飛行效率高的撲翼機。滑翔機的出現和發展又重新推動人力飛機的研製活動。20世紀30年代,有人在輕型滑翔機上安裝空氣螺旋槳和類似自行車的腳踏傳動裝置,依靠人的雙腳蹬踏帶動螺旋槳來產生飛行的的動力,曾實現瞭短距離的平飛。60年代以後大量新型材料(碳纖維和芳綸纖維復合材料、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聚酯薄膜等)的問世為制造極輕的飛機機體創造瞭條件,人力飛機的空機重量可降低到僅30公斤左右。再加上大的機翼面積,使單位機翼面積上的載荷減少到與一般鳥類相同的水平。較低的飛行速度使人力飛機飛行所需的功率減小到人力能勝任的程度,為實現較長距離的飛行創造瞭條件。1979年美國的“蟬翼信天翁”號人力飛機(見彩圖)首次完成瞭橫越英吉利海峽的飛行,平均時速12.7公裡。人力飛機尚處於發展的初期,可望最先用於體育競技活動。

人力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