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材料在固態下經加熱、保溫和冷卻,以改善材料性能的工藝。飛行器製造中,熱處理可以改善毛坯的切削加工性、鈑金件的成形性和材料的機械、物理和化學性能,使零件具備設計要求的性能。熱處理還可以消除零件和焊接件中的有害殘餘應力,穩定零件的尺寸。飛行器製造中,除應用一般機械製造業中常用的熱處理工藝外,還採用一些特殊的熱處理工藝和設備。

  微變形淬火 飛行器的零構件經過淬火會發生較大的變變形,在淬火後還需要校正。這不僅耗費時間,降低生產率,而且變形過大的零件因無法校正而成為廢品。高強度鋼制造的飛機起落架、翼梁等常采取等溫淬火和低溫回火的微變形淬火技術。等溫淬火是將高溫加熱和保溫後的零件迅速轉移到溫度約為180~350°C的熔鹽爐內保溫0.25~1.0小時,然後在空氣中冷卻(見圖)。等溫淬火不僅可以顯著地減小零件在淬火時的變形,而且改變等溫溫度可以在一定的范圍內凋節鋼的強度、塑性和韌性,以達到設計要求的數值。高強度鋁合金的蒙皮、隔框等鈑金件用聚醚、聚二醇水溶液等代替水作淬火介質可以明顯地減小鋁合金鈑金件的淬火變形。使用專用淬火夾具也能有效地防止淬火零件的變形。

  真空熱處理 將零件置於真空室內加熱、保溫和冷卻,以提高零件表面層的性能和質量。壓氣機的鈦合金葉片經真空退火可以除去表面層中的氫,避免氫脆。飛行器儀表中的軟磁體經過高溫真空退火可以有效地提高導磁率和減小矯頑力。真空熱處理還用於發動機中的不銹鋼和耐熱鋼零件。

  保護氣氛熱處理 飛機起落架、某些固體火箭發動機的殼體等超高強度鋼零件,在空氣電爐中熱處理時,極易發生表面氧化和脫碳,降低表面層的強度和硬度,縮短疲勞壽命。鈦合金零件在高溫空氣電爐中加熱時,表面吸氧,使合金脆化。熱處理時向爐內通入中性氣體或惰性氣體,或在零件表面上塗敷保護塗料,或兩者並用,可以保證飛行器零件的表面層質量。

  化學熱處理 金屬零件在一定介質中加熱到一定溫度後保溫,使介質中某種元素滲入零件表面層,以改變零件表面成分和組織,使之獲得特殊要求的性能。如航空發動機傳動齒輪、尾軸的滲碳,發動機渦輪軸的滲氮處理等,其目的是提高表面層硬度,增加耐磨性和提高疲勞強度。對於用高溫合金制造的發動機渦輪盤、導向葉片等零件,也可在零件表面滲鋁、鋁-鉻或鋁-矽共滲,以提高抗氧化性和耐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