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翼前、後緣向後伸展(後掠)的飛機。後掠角的大小表示機翼後掠的程度。通常所指的後掠翼飛機,機翼後掠角(χ)多在25°以上,後掠角較小的機翼仍稱平直機翼。當飛機飛行速度(確切地說是垂直機翼前緣的速度)接近音速時,機翼上表面局部氣流速度將超過音速,這時將出現激波,引起激波後面的氣流分離,使飛機阻力急劇增加,這部分阻力稱為波阻。對於後掠機翼,垂直機翼前緣的氣流速度分量(Vcosχ)低於飛行速度V(見圖),所以隻在更高的飛行速度下才出現激波,從而可以推遲激波的產生。後掠翼還能減弱激波強度,降低波阻。現代高亞音速旅客機大多是後掠翼飛機。采用後掠翼還可在不減低速度的情況下增加機翼厚度,借以增加機翼內部容積,用來裝載燃油。超音速殲擊機也常采用後掠機翼以提高亞音速巡航速度,減少超音速飛行時的阻力。後掠翼飛機的缺點是機翼扭轉剛度差,機翼的彎曲變形會使外翼在順氣流方向產生負的扭轉,嚴重降低副翼操縱效率。為克服這一缺點,往往要付出增加結構重量的代價。其次是在大迎角時,氣流先從翼梢部分分離,使飛機自動上仰和滾轉,嚴重影響飛機低速飛行的安全。為防止這種現象常常需要采取附加的氣動佈局措施,如機翼負扭轉,設置翼刀、機翼前緣鋸齒和缺口等。中國制造的強5就屬於後掠翼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