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測紅外輻射天體的天文衛星。這類天文衛星的主要任務是用紅外望遠鏡對宇宙空間的紅外輻射源包括太陽系天體、恒星、電離氫區、分子雲、行星狀星雲、銀核、星系、類星體等進行普查,並在普查基礎上繪製紅外天體圖和對選定的天區和紅外輻射源進行專門的觀測。紅外天文衛星一般選用近圓形太陽同步軌道,衛星上最主要的專用觀測儀器是大型紅外望遠鏡,此外還配備有電子電腦、磁帶記錄器、遙測遙控設備和向地球發回觀測資料的通信天線和轉發器。1983年1月25日荷蘭、美國和英國合作,發射瞭世世界上第一顆紅外天文衛星(IRAS)。衛星重1076公斤,取900公裡近圓形太陽同步軌道,傾角約99°,周期103分鐘。衛星裝有一臺重810公斤的用液氦致冷的大型紅外望遠鏡,焦距為5.5米,初級反射鏡直徑60厘米,焦面上共有62個紅外探測器。衛星還裝有低分辨率紅外分光計、短波和長波光度計等。它於1983年11月10日因液氦致冷劑消耗殆盡而停止工作。10個月的觀測結果發現:①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有3個都繞太陽旋轉的塵埃粒子環,它們可能是小行星之間相互碰撞或與彗星碰撞所形成的碎片;②在行星際空間有巨大的飄遊的塵埃雲;③第一次通過衛星發現5顆新彗星,並借助衛星觀測估計出它們的軌道;④在宇宙空間許多地方正在形成新恒星;⑤數十萬個以上新的紅外輻射源。這些發現增進瞭人們對宇宙的認識並推動瞭紅外天文學的發展。

“紅外天文衛星”(IR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