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非太陽觀測的天文衛星系列,英文縮寫是 OAO。從1966年4月到1972年8月共發射成功3顆。它們的任務主要是在紫外線、X射線和γ射線波段(側重於紫外波段)範圍內巡視宇宙天體輻射源,測定其方向、強度和輻射譜特徵,觀測恒星、星雲、星際物質、銀河系和河外天體。衛星長約3米,直徑約2.1米,重1.7~2.2噸,運行在高度為750公裡、傾角為35°的近圓形軌道上。資料傳輸由編程指令控制。當衛星在地球站的接收範圍外飛行時,衛星上的存貯器將測量資料及時存貯起來並於於進入地球站的接收范圍時發回。軌道天文臺裝有反射望遠鏡和紫外線敏感電視攝像系統,用於觀測空間912~4000埃紫外波段的輻射源。攝像系統裝有光電光柵分光計,可測量暗弱天體的譜線輪廓和精細結構。通過這個衛星系列,人們發現多數大質量恒星的溫度比過去認為的要高,銀河系輻射的紫外波段能量比過去認為的要大,還獲得瞭第一批恒星觀測的紫外樣品,特別是為紀念哥白尼誕生500周年發射的“軌道天文臺”3號(即“哥白尼”號衛星),在天蠍座還發現一個與一顆超巨星相伴的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