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彈質心運動的軌跡。彈道的高度、射程、彈道上飛行速度和超載的分佈以及彈道相對於目標的關係,如脫靶量(沿彈道飛行的導彈與目標的最短間距)等彈道特性是導彈戰術技術性能的重要指標,關係到導彈能否完成預定的任務。因此在導彈的初步設計階段就必須進行彈道設計,研究和初步確定彈道特性。導彈的彈道因導彈類型、制導方法和動力裝置的不同而異。對於某一確定的導彈,其彈道還決定於運動的初始條件、受力情況和所選取的坐標系。

  彈道分類 彈道按飛行過程中有無推力分為主動段和被動段兩段。主動段是有推力作用的,被動段的推力為零。地空導彈彈道的大部分甚至全部是主動段。彈道按選取的坐標系不同分為絕對彈道和相對彈道。絕對彈道是在慣性坐標系中描述的。慣性坐標系是固定不動的或在空間隻有平行移動而無加速度運動的坐標系。對於射程不大的導彈,如地空導彈、岸艦導彈、近程的地地導彈等,可以把固連在地球上的坐標系近似地當作慣性坐標系來研究彈道。相對彈道是在動坐標系中描述的,如空空導彈相對於目標的彈道(見導彈導引彈道)。彈道按制導方法的不同分為自主彈道和導引彈道兩種。自主制導時,導彈按發射前預先確定的、飛行過程中不改變的方案所飛經的路線稱自主彈道,又稱方案彈道。彈道導彈的主動段彈道(見彈道導彈彈道)、巡航導彈的初始段和巡航段彈道等都是自主彈道。導引彈道不是預先確定的,而是根據目標運動特性以某種方法導引導彈飛經的路線。空空導彈、地空導彈、空地導彈的彈道以及巡航導彈的末段彈道等都是導引彈道。兼有自主段和導引段的彈道叫復合彈道,如巡航導彈的彈道前段是自主段,臨近目標時是導引段。彈道按力學特征和用途,又可分為彈道式彈道、滑翔彈道、巡航彈道等。戰略導彈、遠程火箭、航空火箭彈的彈道多是彈道式彈道。滑翔彈道是配有不大的空氣動力面的彈道導彈在再入段(或降弧段)內利用空氣動力所飛經的路線,有增大射程和迷惑敵人的作用。巡航彈道往往是巡航導彈巡航飛行(通常是有動力的、定高的飛行)的軌跡,目的是快速地、隱蔽地接近目標。

  研究方法 以經典的力學定律為基礎。導彈的運動有兩個特點:運動過程中有控制作用和質量隨時間快速變化。在導彈質量變化不大的飛行過程中,可以把它看作常質量的物體,用經典的力學定律來研究彈道。當質量快速變化時,須用變質量力學原理來研究彈道(見火箭運動方程)。對導彈的控制作用能使彈體產生繞質心的轉動,從而引起導彈受力情況的變化。這表明導彈質心的平行移動和繞質心的轉動是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隻是在采用瞭一些簡化假設的情況下,才可以單獨地研究導彈質心運動方程組,求出彈道(見大氣層飛行動力學)。對遠程導彈機動彈道的研究、以現代控制理論為基礎的最佳導引彈道的研究和應用正日益受到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