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體在單位時間內的位移。質點流速是描述液體質點在某暫態的運動方向和運動快慢的向量。其方向與質點軌跡的切線方向一致。其大小為:

單位為m/s,Δs>為液體質點在Δt時間內流動的距離。水力學中常著眼於空間點來描述液體運動,通過某一空間點處的液體質點的速度即點流速u,一般為空間點位置r及時間t的矢量函數,即uu(rt)。紊流中,點流速隨時間作不規則的變化,一般取某一段時間內的平均值即時均流速,以及瞬時流速與時均流速之差即脈動流速作為研究對象。

  流速場和流線 各空間點流速的集合構成流速場。流線是流速場的幾何表示。它是同一瞬間不同流體質點所組成的曲線,線上所有質點的流速矢量都和該曲線相切。同一瞬間通過流動空間各點的流線所構成的流線圖給出該瞬間整個流動的清晰圖象。若點流速不隨時間而變化,則為恒定流;否則為非恒定流。非恒定流的流線和流線圖隨時間而變化。

  元流和總流 處處垂直於流線的液流橫斷面稱為過水斷面。過水斷面面積無限小的液流稱為元流。由無數個元流所組成,過水斷面面積有限的整個液流(如管流、明渠水流)稱為總流。研究總流中斷面平均流速的大小和方向沿流程變化的規律,是水力學中常用的總流分析法。斷面平均流速的大小等於通過該斷面的流量Q除以斷面面積A,即v=Q/A,方向垂直於過水斷面。還可用斷面流速分佈圖來表示過水斷面上流速分佈不均勻的情況。以管流為例,壁面上流速為零,由壁面到管軸,流速逐漸增大。紊流時由於橫向混摻作用,流速分佈遠比層流時均勻。以v表示平均流速,u

表示最大流速。層流, v/ u =0.5;紊流, v/ u =0.75~0.9(見 層流和紊流)。

  流速測量 根據不同情況和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和儀器進行量測,常用的方法和儀器如下。①皮托管:1732年由法國工程師H.皮托首創,至今仍是實驗室內測量時均點流速的常用儀器。其前端總壓孔(M)與側面靜壓孔(N)通過圓頭雙層套管分別與壓差計兩端連接(見圖),測量總壓(p0P∞+ρu2/2)與靜壓(p∞)即來流壓強)之差。按伯努利方程,點流速為:

式中ρ為液體密度;c為改正系數,須通過率定求得。②旋槳(杯)式流速儀:有多種形式,可用於現場及實驗室,都有一組可旋轉的葉片,受水流沖擊後的葉片轉數與流速有一固定關系,可通過率定求得。采用適當裝置將轉數化為電訊號予以記錄顯示。③激光測速儀:最大優點是對所測流場無幹擾。④熱絲(膜)流速儀:可測瞬時流速、脈動流速及紊流流速的隨機變化過程。⑤攝影法:根據曝光時間及亮點跡線長度推算流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