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代著名河臣。字紫垣,漢軍鑲黃旗人。清天聰七年(1633)生,康熙三十一年(1692)十一月卒於淮安。順治九年(1652)由官學生考授國史院編修。康熙時長期擔任河道總督,主持治理黃河、淮河、運河,採納幕友陳潢的主張,取得瞭重要成績。

  明末清初,黃河堤防失修,水災嚴重。康熙十五年,靳輔任河道總督。次年四月,他經過實地調查,提出系統的治河建議,認為:治河要統觀全局,把黃、淮 運當作一盤棋,才能有利無弊。以前治河的人把主要要力量多用在漕艘行經之處,其他地方的問題則認為無關運道,修治不力,以致河道日壞,運道日阻。他進行統一治理的步驟是:先疏下遊,後浚上遊,堵塞所有決口,堅築兩岸堤防,增建減水壩泄洪等。1677年相繼興工,挑挖洪澤湖爛泥淺引河4條,疏浚清口至雲梯關河道,創築雲梯關外束水堤1.8萬餘丈,堵塞大決口16處,築蘭陽、中牟、儀封、商丘月堤及虞城周傢堤。第二年,創建王傢營、張傢莊減水壩2座,築周傢橋翟壩堤25裡,加培高傢堰長堤,堵塞安東、山陽、清河三縣河堤及湖堤所有決口。第三年,在黃河南北岸分別建碭山毛城鋪等處減水壩。經過幾年的大規模施工,康熙二十二年黃河復歸故道。次年,主持開挖宿遷至清河的中運河,4年後竣工,從此運河隻在清口以北穿黃。此後,黃河、運河出現瞭幾十年較穩定的局面。康熙二十七年,靳輔因運河以東淮水出路及涸出土地開墾問題被劾革職。陳潢也下獄病死。康熙三十一年,再次任命靳氏為河道總督,同年病逝。靳鋪、陳潢在治河思想上繼承瞭潘季馴的主張,並有所發展。此外,靳氏著有《治河方略》及《靳文襄公奏疏》等。陳潢,字天一,浙江錢塘人。為靳輔幕友十七年。陳氏言論由張靄生編輯為《河防述言》一卷,附於靳氏《治河方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