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汽車沿公路載運旅客的業務,簡稱公路汽車客運。是公路運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公路汽車客運的主要特點是方便迅速。汽車是一種機動靈活的運輸工具,凡公路通達的廣大城鄉都可用汽車載運旅客,能在時間上和上下車地點上適應不同客流的變化,滿足人們的旅行需要。

  發展簡況 20世紀50年代以來,汽車客運在世界各國發展很快。汽車在許多國傢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必必需的代步工具。近年來,經濟發達國傢公路汽車客運完成的客運量和旅客周轉量在各種運輸方式中都居首位。中國的公路汽車旅客運輸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才迅速發展起來的。截至1981年底,全國90%以上的鄉鎮通瞭客車,初步形成瞭一個幹支相連、四通八達的公路汽車客運網。1983年與1949年相比,公路汽車客運量由1809萬人增加到33.7億人,旅客周轉量由8億人公裡增加到1106億人公裡。增長仍在持續。

  公路汽車旅客運輸包括非營業性運輸和營業性運輸。前者指自用運輸,即人們乘用個人或單位自備汽車的運輸;後者指公用運輸,是由公路汽車運輸單位經營的公路旅客運輸業務。中國及其他社會主義國傢,公路汽車旅客運輸主要是公用運輸。在資本主義國傢,無論是汽車數量還是其所完成的運量與周轉量,自用運輸都比公用運輸占有較大的比重。自用運輸大多采用轎車。一些汽車運輸發達的國傢,由於盲目發展自用運輸,造成公路車流密度過大,交通經常阻塞,行車事故頻繁,能源消耗大,空氣污染和噪聲危害嚴重。各國政府針對這種情況已開始重視發展公用運輸,鼓勵和支持大型、舒適、方便的新型公用運輸汽車的研制,在道路和交通管理等方面為發展公用運輸創造優惠條件。公用汽車運輸業在經營方式上也采取瞭許多改進措施,以吸引旅客乘坐公用汽車,緩和自用轎車的發展速度。

  組織方法 營業性公路汽車客運一般由專營客運或兼營客貨運的汽車運輸單位經營。汽車運輸單位通常在指定的營運范圍內,遵照國傢有關的法令和規章制度,在營運區公路沿線旅客集散點設置汽車站,以公路客運班車形式組織旅客運輸。此外,還有按汽車包車運輸形式組織經營的。公路汽車旅客運輸過程一般包括三個順序銜接的階段。①準備階段:包括發售車票、接收托運的行李包裹和調派車輛等始發作業。車票是旅客乘車的憑證,也是汽車運輸企業給予旅客的收費收據和核算營運收入的根據。通過發售車票可以瞭解旅客的流量、流向、流時。整理和分析有關售票的統計資料,還可以認識和掌握客流變化的規律性,為更好地組織旅客運輸提供依據。②運行階段:包括組織旅客上車及裝載旅客隨車運送的行李包裹、汽車運行、安排旅客下車等作業。這是公路汽車客運過程中的重要階段,旅客能否安全、及時、舒適地到達目的地,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一階段的工作效率和質量。③結束階段:包括卸下並交付行李包裹和送客出站等終到作業。

  組織公路汽車旅客運輸,首先要進行客流調查,掌握旅客流量、流向和流時,研究分析每條營運線路上的客流變化規律,然後據以編制客運班車班次表及行車時刻表,在預測客流量的基礎上編制旅客運輸量計劃和車輛運用計劃,並按月、旬、日編制汽車運行作業計劃,組織車輛運行。

  中國的公路汽車客運十分重視面向農村。在城間公路汽車客運已普遍開展的基礎上,開辟瞭許多城鄉、鄉間公路汽車客運線路。在這些線路上,有國營汽車運輸企業、集體所有制汽車運輸企業和個體運輸專業戶開行的定線定時班車,並實行汽車夜駐農村的辦法,以適應農民早進城晚歸鄉的需要。還開辦有專為運送人們參加農村貿易集市的班車。近年來,由集體農民聯營及個體戶經營的客運汽車發展較快。這些汽車停靠站點比較靈活,旅客可以招手上車,就近下車,便於搭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