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澤湖大堤的原名。明嘉靖中始見記載,當時系指今江蘇省淮陰縣高堰村附近的一段淮河堤防(明萬曆年間成書的《河防一覽》等書認為系東漢陳登創建,不可信)。明隆慶以前,高傢堰曾兼作交通大道。隆慶六年(1572)重修。萬曆六年(1578),潘季馴為綜合解決黃河、淮河、運河交會地區的問題,創修洪澤湖水庫。以高傢堰為主壩,長10878丈(其中3400丈建有排樁防浪工),高約4m,次年七月竣工。自萬曆八年(1580)十月起,又進行包砌石工防浪牆,第一批石工牆長3110丈,高高1丈,疊砌10層,厚2層。高傢堰北端明萬歷中順延至運河邊,清康熙中改在今淮陰縣碼頭鎮,並從此固定下來。明代的高傢堰以南十多公裡處原地形較高而且平坦,離城市較遠。潘季馴曾利用它作開敞式溢洪道,稱為天然減水壩,沿用瞭100年。清康熙十七年(1678)十一月到次年五月,靳輔在此處築副壩,其溢洪作用改由人工減水壩代替,高傢堰遂向南延伸至今洪澤縣蔣壩鎮。由於洪澤湖水庫的淤積和治理的需要,高傢堰及其石工墻不斷加高、延長,清代石工墻厚0.8~1.2m,高7m左右,長度曾達60.1km。石工防浪擋土墻以密樁作基礎,臨水面以10:1的坡度逐層砌築,膠結材料為糯米石灰砂漿,墻頂及吃重部位的條石皆用蝴蝶形鑄鐵扣勾連。石工與壩身土之間鑲嵌磚櫃與三合土心墻,大堤總寬50m左右。高傢堰的人工泄洪設施,明代為減水閘;清代用減水壩,口寬約60丈,長約70丈,石工墻護邊,密樁鋪底,糯米汁三合土作溢流面,並有進口段、溢流段、擴散段、消能段等佈置;民國時期曾興建三河閘。20世紀50年代以後,高傢堰的大部分堤段已經改造和加固(見圖),北起淮陰縣碼頭鎮,南至盱眙縣堆頭村,全長67.25km,破圩前可以攔水135億m3,破圩後最多可攔水176億m3,是蘇北防禦淮河洪水的第一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