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述在兩河(幼發拉底河、底格裏斯河)流域立國,有悠久的歷史,西元前8世紀最為強盛。亞述建築在這個時期成就最大,最重要的是薩爾貢(又譯薩艮)二世所建造的王宮。王宮在都城西北角衛城內,和附屬的觀象臺一起建在高18米、邊長300米的方形土臺上。土臺南面有臺階。宮門設四座方形塔樓,塔樓間有三座拱門;中央拱門寬4.3米,牆上部作雉堞,下部有高約4米的石板貼面,其餘部分滿貼彩色琉璃面磚。門洞口兩側和塔樓轉角的石板上雕刻有象徵智慧和健壯的人首翼牛像。像正面為圓雕,可看到到牛兩條前腿和人頭的正面;像側面為浮雕,有牛的四條腿和人頭側面像(見彩圖)。從兩面看各有完整的形象。雖然實際上總共雕刻瞭五條腿,但看上去卻沒有荒謬的感覺。它們既是不同雕刻形式的巧妙結合,又體現瞭建築雕塑要考慮具體觀賞條件這一重要原則。王宮東面有坡道,可供車馬上下。宮中210個房間圍繞成30多個內院,佈局分區明確。南面宮門內有一個邊長92米的方形大院。東面為行政用房,西面為神廟,北面有門可通往正殿和後宮。宮殿西部的神廟和觀象臺體現瞭神權與皇權的結合。觀象臺外形呈階梯狀,基底方形,邊長約45米,四邊正對方位,內為實心土坯,表面砌磚。

亞述帝國薩爾貢王宮人首翼牛石雕,公元前8世紀

薩爾貢王宮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