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奉或收藏佛舍利(佛骨)、佛像、佛經、僧人遺體等的高聳型點式建築,又稱“佛塔”、“寶塔”。塔起源於印度,中國古代據梵文stupa和巴厘文thupo音譯為“窣堵波”和“塔婆”,簡稱塔,也常稱為“佛圖”、“浮屠”、“浮圖”等。“窣堵波”的原意是“墳”或“宗廟”。釋迦牟尼逝世後,各地弟子築墳分藏他的舍利,以為紀念,窣堵波遂成為佛教建築的一種形式。漢末三國之際,丹陽人笮融“大起浮圖,上累金槃,下為重樓”,是中國造塔的最早記載,所造的塔當為樓閣式。此後陸續又有新的佛佛教建築形式傳入中國,如“支提”、“大精舍”、“瓶式塔”、“金剛寶座”等。它們同中國固有的建築技術和形式相結合,衍化出多種類型。塔則成為中國古代建築中數量極大、形式最為多樣的一種建築類型。

  藏佛舍利的塔在早期是佛教信徒的崇拜主體,建於佛寺的中心位置。後來建佛殿供奉佛像,出現瞭中軸線上塔、殿並重或塔在殿前的佈局,如北魏建造的洛陽永寧寺。東晉出現殿前雙塔並列作為陪襯的佈局。唐代開始有建塔院的作法。宋代有的佛寺將塔建於殿後。元代以後多數佛寺中隻建佛殿而不建塔。塔的重要性逐漸下降,而被佛殿所取代。

  構成 印度的窣堵波是由臺基、覆缽、寶匣、相輪四部分組成的實心建築。中國塔一般由地宮、塔基、塔身、塔頂和塔剎組成。地宮藏舍利,位於塔基正中地面以下。塔基包括基臺和基座。塔剎在塔頂之上,通常由須彌座、仰蓮、覆缽、相輪和寶珠組成;也有在相輪之上加寶蓋、圓光、仰月和寶珠的塔剎。這些形制是由窣堵波演化而來的。

  種類 中國現存塔2000多座。按性質分,有供膜拜的藏佛物的佛塔和高僧墓塔;按所用材料可分為木塔、磚塔、石塔、金屬塔、陶塔等;按結構和造型可分為樓閣式塔、密簷塔、單層塔、喇嘛塔和其他特殊形制的塔。

  樓閣式塔 從中國固有的樓閣發展而來,僅頂部有窣堵波式的剎。最初為木塔,完全按木結構原則建造。唐代磚、石塔漸多,不同程度地仿木塔建造,塔身每層都砌出柱、額、門、窗的形式。各層面寬和高度自下而上逐層減小,樓層辟門窗,可以登臨眺望。晚唐以前,塔的平面以方形為主。宋、遼時期,塔的平面多為八角形,偶有六角形的。到唐代為止,磚塔為單重塔壁,樓板和扶梯均為木制。從宋代起多為雙重塔壁,兩壁之間設有梯級和走廊。早期的塔僅有簡單的臺基,無基座;宋代開始,漸用基座。唐代塔身多用方柱或八角柱支承,柱間隻有闌額;宋、遼兩代多用圓柱,闌額上用普拍枋(見大木作)。南北朝至唐代的磚石塔不砌出平坐,五代、宋、遼、金砌出平坐。樓閣式塔現存著名實例有:唐建西安慈恩寺塔、興教寺玄奘塔,五代建蘇州雲巖寺塔,宋建杭州閘口白塔、開封祐國寺塔、定縣開元寺塔、當陽玉泉寺鐵塔,遼建應縣佛宮寺釋迦塔等。

  密簷塔 塔的底層最高,第二層起層高驟然減低,形成層簷密接形式。唐代的密簷塔為方形平面,疊澀出簷,逐層收分,外輪廓呈梭形,單層塔壁,木樓板上設木梯以供攀登。至金代,密簷塔外形仍相似,但簷下裝飾增多,內部用磚砌磴道。明、清則多為實心的墓塔。另有一種八角形平面的密簷塔在遼代盛行,基臺之上設佈滿雕飾的須彌座和蓮臺,塔身為磚砌實體,底層四面雕假門而內置佛像,門兩側雕力士,門券上雕飛天、傘、蓋等,並有仿木構的柱、額、鬥栱等。塔柱在遼代多用圓形、八角形柱,金代則喜用塔形柱。密簷塔現存著名實例有:北魏建登封嵩嶽寺塔,唐建西安薦福寺塔、北京雲居寺金仙公主塔(見雲居寺石塔群)、大理崇聖寺千尋塔,五代建南京棲霞寺舍利塔,遼建北京天寧寺塔,金建遼陽白塔等。

  單層塔 墓塔多為這種形式。早期為石造,平面呈四方形,僅有基臺,不築基座。唐代開始有八角或六角形平面的,用條磚疊澀砌雙層須彌座基座,束腰部分做壺門。宋、金兩代多用梟混磚,明代開始減為單層須彌座,底邊用圭角。唐代的塔身中空,唐以後多為實心砌體。著名實例如隋建歷城神通寺四門塔,唐建北京雲居寺石塔群、登封會善寺凈藏禪師塔等。

  喇嘛塔 元代開始在內地大量建造,明、清續有修建。它由雙層塔座、瓶形塔身和塔剎組成。塔身塗白色,俗稱“白塔”。臺座多呈亞字形,元代和明代用雙層臺座,清代用單層。元代的塔脖子較粗,明、清逐漸改細。清代在塔正面辟“眼光門”,置佛像。著名實例如元代所建的北京妙應寺白塔,明代重修的山西五臺縣塔院寺白塔等。

  金剛寶座塔 仿印度佛陀伽耶大塔的形制,下為方形高臺,上置五座塔,中心一座最高大。現存著名實例有明建北京正覺寺金剛寶座塔和清建內蒙呼和浩特燃燈寺塔。

  花塔 又名華塔,是單層塔。頂上有許多小佛龕、佛像、動物雕塑等,有如一束花朵。現存實例如遼代所建北京房山縣孔水洞附近的花塔。

  過街塔 建在門墩上,下有門洞可通行。著名實例如元代所建北京昌平縣居庸關過街塔(見居庸關雲臺)和元末明初所建鎮江昭關石塔。

  傣族佛塔 有亞字形基座,塔身修長,周圍襯以小塔和怪獸雕塑。著名實例為雲南潞西鳳平大佛殿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