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型鋼結構通常有兩種:一種是用薄鋼板(厚6毫米以下)冷軋的薄壁型鋼組成的骨架結構;一種是用斷面較小的型鋼(如角鋼、鋼筋、扁鋼等)製作桁架,再組成骨架結構;還有混合使用兩種方法組成的骨架結構。薄壁型鋼在汽車、飛機和船舶的骨架結構上的廣泛使用,促進瞭輕型鋼結構在工業化體系建築中的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出現瞭CLASP和SEAC輕型鋼結構的學校建築體系,法國出現瞭GEAJ等輕型鋼結構的住宅和辦公室建築體系。輕型鋼結構建築輕盈,便於工業化生產,施工組裝快速、、方便,特別適於要求快速建成和需要搬動的建築,較多地用於學校、住宅、辦公、旅館、醫院以及工廠和倉庫等。但須作好防銹處理並加強養護,以提高耐久性。

  輕型鋼結構建築的結構形式受歐洲傳統的木構架建築影響較大,常由薄壁型鋼或小斷面型鋼組合成桁架來代替木構建築的墻筋、擱柵和椽架等。骨架的組合方式一般同建築規模、生產方式、施工條件以及運輸能力有關。常見的有:

  單元構件式建築體系 建築物由柱、墻筋、梁、擱柵、檁條、椽子和屋架等單元構件裝配成輕型鋼結構骨架,然後再加鋪屋面,安裝墻板和門窗等。骨架的節點多采用螺栓和接板固定。為瞭加強組裝式骨架的穩定性,在必要的部位加支撐或可調節的交叉式拉桿。單元構件組裝的建築,組裝靈活,運輸方便,可適應各種不同建築空間組合的需要。但現場施工時間比其他幾種安裝方式長些。

  框架隔扇式建築體系 由薄壁型鋼龍骨組成的框架隔扇,用作墻體、樓板和屋面的承重骨架結構,來裝配成整幢的建築。這種建築的內外面層和內部保溫、隔熱層以及門窗等可以在工廠預制時安裝好,也可在施工現場待骨架裝配好後再進行安裝(圖1。這種建築體系如同板材裝配式建築,要求隔扇的規格類型少,節點裝配方便。由於大部分工作可在工廠完成,所以質量較高,現場施工速度較快。

  盒子組合式建築體系 在工廠用薄壁型鋼組裝成一個房間大小的盒子骨架,完成內外裝修並作好內部絕緣層,甚至可以把室內裝修,包括燈具、窗簾、地毯、衛生設施,以至固定傢具等都在工廠安裝好。運到施工現場,隻要把各個盒子吊裝就緒,作好節點的結構和防水處理,接上管線即可使用。有的盒子單元為瞭減小運輸中的體量,作成可以折疊的盒式構件,運到現場,在吊裝時打開構件,進行組裝(圖2)。這種組合方式裝配時要註意穩定性,以及接縫的防水、保溫處理。有的還可做成拖車式或集裝箱式活動房屋,便於搬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