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運輸中對汽車進行的調派、運行組織和運行中的管理及監督。汽車在運行過程中,有關的人(駕駛員、行人和裝卸工人)、車輛、道路、運輸物件(旅客和貨物)和環境等因素處於經常變化而又互相影響和制約之中。因此,運行調度對於協調運輸系統各因素的關係、組織汽車運輸、實現連續和均衡生產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

  任務和要求 在力求適應社會和國民經濟各部門對客貨運輸的需要和提高運輸品質的前提下下,根據貨種特點或旅客要求,選擇經濟合理車型,及時調派所需車輛,組織車輛合理運行,並監控其運行過程及貨物裝卸(或旅客上下)情況,以保證安全、及時、快速、經濟地完成運輸任務。為此,調度部門應盡可能地采用先進的調度方法和工具,提高車輛的行程利用率和載重量利用率,最大限度地發揮車輛的運用效率,節約能源,降低運輸成本。

  機構和人員 各級汽車運輸生產部門都設有調度機構,它是運輸生產管理的職能部門,一般由一個中心調度站和若幹個分支機構(沿線調度站)組成。汽車調度站的規模與設備取決於國傢工業與技術的發展水平、被控車輛的數量、地域和交通特征等因素。現代化的調度站設有調度室(調度人員的工作場所,內有調度設備)和調度設備的檢查修理車間等。調度員的工位、調度臺與調度板的設置,應保證調度員能同時清楚地看到所有監控儀表、信號與信息反映裝置和顯示屏幕等。在工業發達國傢的大型運輸企業中,調度站處理的信息數量很大,管理工作通常采用電子計算機。調度站一般佈置在企業信息中心或計算中心的近處。

  調度人員按職能分為計劃調度員、值班調度員和現場調度員(或沿線調度員)等。計劃調度員的主要任務是根據運力和任務編制單車運行作業計劃;值班調度員的主要任務是組織發車,監督車輛運行,處理途中臨時發生的問題;現場調度員(或沿線調度員)則負責現場調度和車輛裝卸工作,發生事故時及時報告值班調度員,執行處理事宜。

  調度方法 調度人員須掌握駕駛員、裝卸工人和貨物、道路、橋涵、車輛、裝卸機械、天氣等有關情況,據以編制汽車運行作業計劃,進行調度。編制計劃或調度汽車的方法,大致可分為三種:①經驗調度,是調度人員憑自己的經驗和技巧安排車輛運行,並處理運行中發生的問題。②借助於簡單而形象化的工具進行調度,如在調度板或運輸網路示意圖上用標志表示車輛的運行動態,安排車輛運行路線。③運用數學方法或人工智能方法和電子計算機編制計劃,並采用現代化通信技術傳遞調度命令和信息反饋,指揮和監控車輛運行。數學方法中應用較廣的有線性規劃、動態規劃和排隊論等。自20世紀50年代起,隨著電子計算技術的迅速發展,工業發達國傢開始將運籌學應用於汽車調度。例如用線性規劃方法組織循環運輸,確定車輛的最優行駛路線,以提高行程利用率;用線性規劃或動態規劃的方法,確定運輸網各點間的最短徑路,以縮短汽車的行駛裡程。

  城市公共交通調度部門在客流高峰時間常采用區間調度、跨線調度、大站快車等方法。區間調度即是在客流量高斷面區間行駛區間車,增加高峰斷面的行駛班次。跨線調度是在高峰時間內,路線與線路之間的車輛進行跨線行駛,酌盈濟虛。大站快車即全線車輛跨越幾個站點不停車,以縮短行車時間,加速車輛周轉,增加班次。此外,還有在客流量較少的方向上,直放空車到乘客最多的車站上,以及在高峰時間內縮小行車時間間隔的集中發車等調度方法。

  技術設備 按設備功能可分為三類:①電子計算機及其終端設備,用以存貯、處理信息和編制汽車運行作業計劃。②反映車輛在途中運行動態的設備,如調度板、運輸網路示意圖、各種信號與顯示裝置和工業閉路電視等。③通信設備,由於汽車運輸生產具有流動分散的特點,所以調度機構必須掌握車輛的運行動態,根據變化的情況及時修正運行計劃,下達調度命令,實現調度中心與車輛的雙向聯系(直接與駕駛員聯系或經過沿線調度員與駕駛員聯系)。用於聯系的通信設備主要有有線電話、無線電話(包括語音和數字傳輸)和各種信號裝置。在汽車運行路線固定的條件下,最常用的工具是選號直通電話;對於不固定的路線和長距離路線,常利用市內電話或無線電設備。利用後者時,在調度部門和每輛汽車上都設置無線電話收發機。

  1970年前後,西歐和美國的一些大城市中先後設置瞭各種用於客運調度管理的“電子控制系統”。調度中心的計算機通過沿線設置的公共汽車自動跟蹤裝置(能隨時確定公共汽車所在位置),監控車輛是否正點運行,並將車速調整指令及其他調度命令自動發送給有關車輛。有的企業還在公共汽車的停車站上,設置瞭可顯示下一輛車位置和載客數量的指示牌,使候車乘客能估計所需的候車時間。

  中國於1979年起,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市先後開展瞭應用電子計算機調度汽車的試驗和研究。上海市采用微型電子計算機實現城市貨運汽車的車隊調度,已於1983年底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