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侯馬市,建於金大安二年(1210),是盛行於北宋、金代的磚雕墓室墓的代表性實例,對研究金代建築裝飾、外簷裝修和室內佈置有重要價值。墓共兩座,墓主為董氏兄弟。

  墓I保存完好,已移建保存。墓室近方形,室高達4.2米,上覆鬥八藻井,四壁雕砌成四面有木構房屋的庭院。北壁用海棠瓣形方柱分為三間,明間雕墓主夫婦像,分坐桌子兩側;兩次間雕出插屏,外側各一侍僕。東西壁各雕出六扇四抹格子門。南壁開壼門式墓門,門兩側各有一獅子。四壁壁下部雕須彌座,下為圭角,用二層束腰,近於宋式小木作的形式。四壁上部雕出垂蓮柱和花版,北壁上雕鬥栱、腰簷,上面雕一山面向前的歇山頂戲臺,臺口列五個雜劇磚俑。兩側和南壁均雕山花蕉葉,南壁蕉葉上面雕出匾額,墨書買地券。四壁裝修之上為磚砌鬥栱,承托疊澀和藻井。虛柱是外簷裝修,匾額也是面向外,故可證明墓室所表現為庭院內景,對瞭解豪華的住宅庭院有參考價值。整個墓室各種建築構件上均滿雕圖案紋飾和欞格,有些同《營造法式》所載相似,有些為《營造法式》所無,現存宋、金建築的裝修、圖案多為後世所改,此墓的宋、金墓室雕刻恰好填補瞭空白。雕磚藝術也具有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