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科(Liliaceae)萱草屬(Hemerocallis)多年生草本。又名黃花菜、金針菜,古名萱草、鹿蔥、忘憂等。中國在《詩經·衛風·伯兮》已有讚美萱草的詩句:“焉得諼草,言樹之背。”諼草即萱草。至遲在北宋時已知取其嫩苗、花蕾醃食;明代已幹製作為商品出售。以花蕾作蔬菜用的黃花菜(金針菜),現在中國長江流域、黃河流域諸省都有栽培,而以湖南省的產量居首。歐、美國傢則多作為花卉種植,是園林中普遍栽培的重要宿根花卉。

  形態和種類 萱草屬植物具很短的根狀莖。根稍帶肉質,有時局部呈紡錘狀膨大。葉基生,二列,帶狀。花葶從葉叢中央抽出,頂端為總狀或假二歧狀圓錐花序,花1~2朵至多數,有的可多達100朵以上。花近漏鬥狀。蒴果背裂;內有種子數粒,黑色具光澤。一般初夏開花。栽培種結實率低或不結實。花期結束後葉即相繼衰老,後抽生新葉,並在根狀莖上發生分蘗,次年又生新的分蘗,株叢因而逐年擴大。

  本屬植物約14種,中國有11種。作為園林植物栽培的有萱草(H.fulva)及其栽培變種重瓣萱草(H.fulva-var.kwanso)、北黃花菜(H.lilio-asphodelus)和小黃花菜(H.minor)。以大花雜種萱草為主要觀賞用種類。這3個種也都可采收花蕾作蔬菜栽培。但中國栽培的優良蔬菜用品種主要屬於黃花菜(H.citrina)。花蕾多而大,且不易落蕾。萱草花為橘紅色、無香味,其他3個種的花均黃色或淺黃色,有香味。觀賞用萱草還可按品種色澤不同分為茉莉黃、檸檬黃、杏黃、金橙、胭脂紅、石竹紫和墨紅等類。

  栽培 萱草類植物對氣候土壤的適應性廣,耐寒、耐旱、耐瘠。喜陽光,但在陰濕處也能生長、開化。野生種類可用播種或分株法繁殖。栽培品種須行分株繁殖,多於春、秋進行。春季分株,當年夏即開花。少數栽培品種也可取花葶上的莖芽扦插繁殖。作蔬菜栽培行分株繁殖時,叢植每畝2000穴左右,每穴2~4株;單株密植畝栽5000~7000株。幼苗萌發至開花的生長旺盛期追施氮肥,可促使花葶多分枝,早現蕾,花蕾發育和色澤良好。作蔬菜栽培時一般在花蕾采收後割去花葶和老葉,再施一次肥,以促使秋苗葉叢茂盛,多生新根。產量以第8~15年為最高。主要病害有葉枯病、葉斑病、銹病等,主要害蟲有紅蜘蛛、蚜蟲等。

  用途 很多萱草類植物自春季至深秋都有翠綠的葉叢,花朵大而色彩鮮艷,許多品種還有濃鬱的芳香,園林中多叢植於花境路旁或稀疏林下,供觀賞用。

  作蔬菜用時,一般於開花(多數品種下午5~7時開花)前2小時采摘花蕾,采下後盡速蒸制,使酶變性,同時保持鮮嫩品質。蒸制以產品顏色鮮黃有光澤、花條飽滿為適。蒸制後立即冷卻,經曬幹或烘幹即可食用或銷售,通稱金針菜。營養價值高,其蛋白質含量幹制品約為14.1%;鮮品約為2.9%。並含較多的胡蘿卜素、維生素B1和維生素B6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