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末傑出的科學傢,農學傢。字子先,號玄扈,南直隸松江府上海縣(今上海市)人。生於嘉靖四十一年三月二十一日(1562年4月24日),卒於崇禎六年十月七日(1633年11月24日)。萬曆三十二年(1604)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終於位,賜諡文定。他在農學、數學和天文學方面都有重要貢獻,是《農政全書》的作者。

  徐光啟對農事的研究,註重親身實踐和經驗總結。一生中曾數度歸田,從事栽培實驗和撰寫農學著作,,如:1607~1610年在上海農莊別業試種甘薯、棉花等,寫成《甘薯疏》、《吉貝疏》、《蕪菁疏》、《代園種竹圖說》4部農書。1613~1618年在天津屯田,大規模引種南方水稻,寫成《北耕錄》;並根據自己在宅旁園地種植花卉、藥草和新作物品種的經驗,寫成類似農學小百科全書的《農遺雜疏》5卷。1621~1628年在上海傢園繼續進行栽培實驗,並於天啟五年(1625)開始撰著《農政全書》,1632年入閣參預政務後仍積稿隨身,不斷補充,甚至在病中還執筆不休。遺稿經陳子龍修訂,編成60卷,於崇禎十二年(1639)刊行,為後世留下瞭寶貴的農學遺產。

  由於徐光啟的巨大貢獻,198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已將其墓地所在的原南丹公園改名為光啟公園,並塑像立碑。《徐光啟著譯集》20卷,也已編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