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豆遺傳育種學傢。1917年3月15日生於江蘇省徐州市。1941年畢業於金陵大學農藝系。後在金陵大學和中央農業實驗所從事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1948年後任東北農學院副教授、教授、系主任、副院長。是中國作物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國大豆研究會第一、二屆理事長。他在大豆遺傳育種的許多方面包括大豆的進化與分類、生態類型與育種、大豆農藝性狀的遺傳變異規律、雜交後代的選擇、野生和半野生大豆產量與蛋白質利用的潛力等方面做過廣泛的研究工作,均有建樹;根據其雜交理論選育出的超早熟品種使中國大豆生產的北限推進瞭100多公裡。他提倡的“大豆雜交後代混合個體選擇法和摘莢法”,具有較高的選擇效應,能較大限度地保持優良組合和豐產變異性,據此已選育出東農4號等30多個高產新品種並逐步為國內大豆育種工作者所采用。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979年當選為全國勞動模范。1982年後任黑龍江省副省長、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並任中國民主同盟六屆中央常務委員、黑龍江省民盟主任委員。著有《大豆遺傳與選種》(1957),主編《大豆》(1984),並撰有科研論文40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