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頹子科(Elaeagnaceae)胡頹子屬落葉小喬木。又名桂香柳、銀柳。以果實似棗而得名。本屬約50種,產歐洲、亞洲和北美洲,中國約有40種。

  樹高可達15米,胸徑可達90釐米。小枝常為刺狀。單葉互生,披針形或橢圓形。花單生或2~4枚簇生於當年生枝的葉腋,花萼鐘形,外面有銀白色鱗斑,芳香。雄蕊4枚。果實黃色或橙棕色,圓形或橢圓形,核果狀(見圖)。在中國,分佈於北緯34°以北,主要在荒漠和半荒漠地帶。天然林僅在甘肅弱水下下遊穆林和納林河沿岸,以及新疆塔裡木盆地、準噶爾盆地沙漠邊緣和河流沿岸有小面積分佈。

沙棗

  喜光,系淺根。根上有根瘤可以固氮改良土壤。在粘重土壤或地下水位太高的草甸沼澤土上生長不良。在荒漠和半荒漠如無地下水補給很難生長。有一定的抗鹽性,在中度鹽漬化土壤能正常生長。播前,可將種子用溫水浸泡3~4天,然後淘洗幹凈,覆蓋保濕催芽。當種子露出幼芽即可播種。每畝播種量30~50千克,播種深度3~5厘米。6月上旬前後間苗,苗距5厘米,每畝保存3~4萬株。當年苗高30厘米、根徑0.4厘米以上即可出圃造林。扦插育苗和一般楊柳育苗方法基本相同。在條件較好的濕潤、砂質、輕度鹽化草甸土上可以直播造林或扦插造林。植苗造林以土壤含鹽量在0.7%以下的丘間地或灘地為宜。造林株行距1×3米或1.5×3米,林分鬱閉成林後可根據林地水分狀況適當調整,以防因地下水位的急劇下降而造成大面積林木的死亡。沙棗尺蠖是最主要的害蟲,此外,還有沙棗木虱、沙棗白眉天蛾等為害。

  木材橘黃稍帶白色,材質堅硬,可作傢具。因耐水濕、也適用於鑲井。果實可食,營養豐富。葉可作飼料,是優良的蜜源樹種和幹旱和半幹旱地區的主要防護林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