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科(Leguminosae) 黃芪屬多年生草本。又名直立黃芪、麻豆秧等。可用於改良荒山和固沙的優良牧草,也可用作綠肥(見彩圖)。野生種主要分佈在蘇聯西伯利亞和美洲北部,以及中國東北、西北、華北和西南地區。20世紀中期中國開始栽培。主根粗壯,入土深2~4米,根系幅度可達1.5~4米,著生大量根瘤。植株高2米左右,叢生,主莖不明顯,由基部生出多數分枝。奇數羽狀複葉,小葉7~25片,長卵形。總狀花序,著花17~79朵,紫紅色或藍色。莢果三棱柱形,有種子9~111粒,黑褐色、腎形,千粒重1.5~1.8克。

沙打旺

沙打旺

  沙打旺抗旱能力極強,有耐寒、耐瘠、耐鹽、抗風沙的特性。種子在4℃左右即可萌發;10~12℃時,8~10天出苗;15~20℃時,5~6天出苗。幼苗能抵禦-3℃的低溫,根芽在高寒地區能安全越冬。中國北方一般早春頂凌播種,有利搶墑出苗。播種時應註意清選種子,防止菟絲子混入造成危害。條播或撒播均可。播種深度1.5~2厘米。飛機播種時,常用丸衣種子(種子外包有一薄層的肥和土)。幼苗頂土力強,如被3~5厘米厚的沙層掩埋,能很快拱出地面。在全鹽量0.55%的土壤上出苗率仍可高達85%。能耐蔭,可與幼齡樹及果樹間種。低窪易澇和粘重土壤上則不宜種植。生長年限一般為4~5年,幹旱地區可達10年以上。當年或翌年采收種子。一般廣泛栽培在丘陵山地、溝壑、沙丘等幹旱瘠薄地帶,作為防風固沙、保持水土的飼草和綠肥,對恢復和建立良好的自然生態系統能起重要作用。

  沙打旺生長第2年後的植株,再生能力很強,每年可割鮮草2~3次。鮮草含水分65~70%,氮0.6~0.7%、磷酸0.15%左右,氧化鉀0.4~0.5%。幹草中粗蛋白含量15.5~18.4%,粗脂肪1.8~2.4%。但養分含量因生長年限及割草時間而異。用作飼草時,須與其他飼料搭配,占飼料用量的半數左右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