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芝科(Ganodermataceae)靈芝屬木生真菌。又名赤芝、紅芝、木靈芝。子實體供藥用。分佈於世界各地,以熱帶及亞熱帶地區較多。中國華東、中南、西南等地區都有分佈。常野生於櫟、柞及其他闊葉樹木枯根上。中國20世紀60年代起進行人工栽培。

  靈芝由菌絲體和子實體組成。菌絲體無色透明,具分隔及分枝,表面常有白色草酸鈣結晶。子實體由菌絲體形成,分菌柄、菌蓋兩部分。成熟後木栓質化,色赤褐,有光澤。菌柄近圓柱形、常側生。菌蓋腎腎形、半圓形或近圓形,皮殼有環狀棱紋和輻射狀皺紋。腹面密生菌管,內壁生淡褐色卵形擔孢子。菌絲生長和子實體原基分化適溫為25~30℃,適宜子實體生長的基質含水量應達60%左右。空氣相對濕度需保持90%以上,並要求有1500勒克斯的均勻散射光和新鮮空氣。(見彩圖)

靈芝

  栽培靈芝要先準備菌種,用新鮮子實體進行組織分離,或用擔孢子進行培養,獲得母種後再擴大培養成栽培種,用於瓶栽或段木栽培。中國近年主要用瓶栽法,即以木屑、米糠、蔗糖、石膏或摻棉子殼作培養料,混合均勻後加適量清水,裝入培養瓶中,稍壓實,在中央鉆一個直徑1厘米的圓孔直至瓶底,加紗佈棉蓋,滅菌、冷卻後接入菌種,置於25~28℃的黑暗環境中培養。當菌絲體出現子實體原基時,即去掉棉蓋,滿足所需溫、濕度和光照條件,使之長出菌柄和菌蓋。生長期約60天。待菌蓋周圍白色生長圈消失、色澤轉深、開始放射孢子時采收。將子實體曬幹或用80℃以下溫度烘幹,即成商品。

靈芝

  靈芝含糖類、氨基酸、蛋白質、甾類、三萜類、香豆精苷、揮發油、樹脂、油脂及少量無機離子等。藥理試驗證明子實體對中樞神經有鎮靜、鎮痛作用,對呼吸系統有鎮咳、祛痰、平喘等作用,對心血管系統有強心、降壓作用,並能保肝解毒,提高機體免疫力。作中藥用功能滋補、安神、健胃、扶正固本,主治頭暈、失眠、消化不良等癥。也可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冠心病心絞痛、高血脂、神經衰弱、病毒性肝炎、白細胞減少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