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渤海國前期王室、貴族墓地。位於吉林省敦化縣城南 5公裡六頂山南坡山坳。渤海國是粟末靺鞨人大祚榮於698年以牡丹江流域為中心建立的政權,唐玄宗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並於其地置忽汗州,設忽汗州(渤海)都督府。渤海國和內地有頻繁往來,典章制度仿效唐王朝,社會經濟和文化都達到一定水準。926年為契丹所滅。六頂山墓葬及出土遺物,反映出渤海國前期的物質文化和社會面貌。1949年延邊大學、1959年吉林省博物館、1964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先後發掘。1961年國務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六頂山墓群分東西兩區,有墓80餘座,現已發掘32座。有合葬墓、遷葬墓。各墓出土人骨大多在2具以上,多者達10具。墓葬形制可分3種:①封土土坑墓。木棺,間或有木槨,火葬。②封土小石棺墓。挖淺穴於地下,四壁以熔巖石塊疊砌,上蓋石板。③封土石室墓。可分大、中、小型。大型墓可以貞惠公主墓為代表,墓室長方形,四壁以熔巖和玄武巖平砌,頂作抹角疊澀藻井,以大石板蓋頂,甬道修於南壁中部,前有墓道,墓室和墓道均鋪磚。甬道出土有圭形花崗巖質墓志一方和石獅兩件。墓志通高90厘米,寬49厘米,厚29厘米,正面陰刻漢字,楷書,21行、725字,其中240餘字已斑剝難辨。墓志記述瞭貞惠公主是渤海國第3代王大欽茂 (738~793)之第二女,寶歷四年(即唐大歷十二年,777)卒,寶歷七年(即唐建中元年,780)陪葬珍陵。出土器物有玉璧、鎏金銅飾件、鐵釘、鐵環,陶器有長頸瓶、盂、重唇長腹罐、碗、缽等。中型墓也有短甬道,多以木棺為葬具,每墓1人或多人。小型墓的墓室狹小,無甬道,無木棺。隨葬器物極少,僅出土有陶片、陶器和幾件銅飾件,有的墓一無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