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至戰國的齊國都城遺址。位於山東省臨淄縣城周圍。周武王滅商後,封薑尚為齊侯,都營邱,至七世獻西元年(西元前859)始都臨淄,直到齊亡均都此。西漢前期和東漢時,諸侯王齊王也以此為都。據《戰國策·齊策》記載,齊宣王時臨淄有七萬戶、二十一萬男子,是當時全國最繁華的城市。1926年日本人在此作過調查。1964年後山東省文物管理處同北京大學考古專業等單位,先後對全城作瞭鑽探和小規模發掘。1961年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城市佈局 城市建於淄河西岸,由大、小兩城組成。殘存的兩城城墻主要屬戰國時期。小城是宮城,位於大城西南,部分嵌入大城西南角的高地上,東西長1.4公裡,南北長2.2公裡左右,平面略呈長方形。城墻墻基一般寬20~30餘米。有南門2和東、西、北門各1,門道寬8.2~20.5米,城門外口兩側土墻往往凸出,已具後代甕城雛形。城墻外有寬13~25米的城壕,西壕北端與泥河源頭相接。大城是官吏和百姓的居住、活動區,東西約4公裡,南北約4.5公裡,平面亦略呈長方形,東墻因沿淄河而築,故曲折不整齊。南、北墻外有寬25~30米、深3米以上的城壕,東、西墻外則借淄河和泥河為壕。已探出東、西門各1,南北門各2,加上小城城門共11座,但據記載城門為13座,估計還有東門2,已被淄河沖毀。城內有全城性的排水系統,小城和大城均發現有排水道,在大城西北隅城墻處,有用大石塊壘砌出的涵洞。在小城內探出3條街道,大城內探出7條,皆與城門相接。把大城分切成十多個棋盤格式的區域。

  重要遺跡 城內遺存主要是戰國和漢代的,西周和春秋時的遺跡較少。小城北部分佈有大片夯土基址,是主要的宮殿區,其中心建築為一高14米、南北長86米的平面呈橢圓形的夯土臺基,今稱“桓公臺”,是全城制高點。桓公臺周圍的宮殿基址有兩層,下層屬戰國,上層屬西漢。小城以西的大片地段約為園囿區,城西約1.5公裡處有歇馬臺,城西北約9公裡處有梧臺等戰國時的離宮別館基址。在大城南部今劉傢寨一帶,曾出土大量漢初的官府封泥,知為當時的官署所在地,推測戰國時代官署也在此。大城東北部和中部及偏西處有許多鐵器、銅器、骨器作坊遺址,是主要的手工業區。商業活動區的“市”當靠近這些地方。此外,小城內的東、西部亦有鐵器作坊遺址,南部有鑄銅器和“齊法化”刀幣的遺址,它們都是直屬中央官府的手工業遺存。

  大城內曾發現兩處春秋墓地。一處在東北隅的河崖頭一帶,已探出大、中型墓20多座,在其中一座石槨大墓外圍的殉馬坑中,發現殉馬145匹,當是薑齊的“公墓”之地。另一處在南部的劉傢寨、邵院村一帶,多為積石、積蚌殼的中型墓。田氏代齊後,田齊的陵墓區遷到城南10公裡左右的牛山一帶,《水經註·淄水》中所記之戰國中期威、宣、湣、襄四王的“四豪塚”,今猶存高大的封土堆。自牛山至齊故城間的大片地段,又有多處東周墓地,當是《周禮》中的所謂“國民族葬”的“邦墓”之地。

  遺物 出土遺物主要為陶器、銅器、瓦當等。齊國陶器主要是灰陶,戰國時器身常帶戳印的陶文,其內容往往前為紀年,後為制器者的居住地名和人名,有的則是器名。出土的戰國瓦當幾乎都是半瓦當,多數為素面,少數有樹木雙獸紋和樹木卷雲紋,以後者為多,偶爾見有“天齊”文字半瓦當和獸面紋、卷雲紋瓦當,最後一種可能是受洛陽一帶影響而產生的。從出土的遺物及貨幣看,在同時期的列國諸文化中,齊文化與燕文化比較接近。

  

參考書目

 群力:臨淄齊國故城勘探紀要,《文物》1972年5期。

 侯仁之:淄博市主要城鎮的起源和發展,《歷史地理學的理論與實踐》,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