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長安城著名的佛塔。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南部,又稱大雁塔。該塔原位於慈恩寺西塔院,是唐高僧玄奘奏請朝廷於永徽三年 (652)仿印度石浮圖的式樣建造的。初建時為方形 5層磚塔,上有相輪、承露盤,高一百八十唐尺。後來塔毀,於武則天長安年間改修成7層;大歷年間又增為10層;後經兵火,僅存7層。現存塔是經明萬歷時又加砌磚面重修的。1961年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現塔的平面仍為正方形,高64.1米,底層方臺比唐時略有有增大,東西邊長45.9米,南北48.8米,塔身底層每邊長約27.3米。塔的外觀仿樓閣型,整體造型簡潔端莊。每層均有磚砌倚柱,將墻面分隔成5至7間。各層用磚砌疊澀出簷。底層當心間開有券門,四面券門內楣石上有精美的唐代線刻佛像。其上各層為券窗。塔內樓層、扶梯為近年所修。塔南面龕內嵌有褚遂良書《大唐三藏聖教序》和《聖教序記》兩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