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晚期方國青銅器遺存。出土於陝西省城固縣湑水河兩岸。1955~1976年先後發現12起,共400多件。其年代大約相當於武丁前後。

  銅器大都出自窖藏,其中數量最多的是1976年發現的蘇村銅器窖藏,在一個直徑約1.3米的坑內發現兩件方罍,器內及周圍有銅戈、人面具、獸面縣和各式銅泡400餘件。城固出土的青銅器有禮器、兵器等。禮器有鼎、辛、方罍、尊、瓿、罐等20件。兩件方罍高51.5釐米,通體飾饕餮紋、夔紋、圓渦紋、垂三角紋,,制作極為精致,四件尊都是大侈口,折肩,高圈足,肩部有3個牛頭突飾,腹部及圈足飾饕餮紋,最大的一件高44.5厘米。兵器為戈、矛、鉞、斧、鏃。戈的數量最多,大部分是三角形援的戣,也有長胡四穿戈和曲內戈。其中一件戈的三角形援的兩面有雙首龍紋,另一件鉞器身中部有圓形透雕虎紋,都很有特色。人面具象人臉形,五官皆透雕有孔。獸面具為牛頭形,高15~18厘米。這類面具不見於其他地區,用途不明。城固出土的青銅禮器和殷墟出土的同類器物幾乎完全相同,但雙龍紋戈、虎紋鉞以及人面具、獸面具又表現出一定的地方特色,因此,推測它是商代某個方國的文化遺存。

蘇村出土的青銅人面具

蘇村出土的獸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