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少數民族。(見彩圖)自稱“勉”、“金門”、“佈努”、“炳多優”、“黑尤蒙”、“拉珈”等。因經濟生活、居住或服飾不同,又有“盤瑤”、“山子瑤”、“頂板瑤”、“花籃瑤”、“過山瑤”、“白褲瑤”、“紅瑤”、“藍靛瑤”、“八排瑤”、“平地瑤”、“坳瑤”等稱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統稱為瑤族。主要分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及湖南、雲南、廣東、貴州等省。瑤族分佈的特點是大分散、小聚居,主要居住在山區。人口為1402676人(1982)。瑤族有本民族的語言,但支系比較較復雜,有將近一半人使用的語言屬於漢藏語系 苗瑤語族的瑤語支;有五分之二的人使用的語言屬苗語支;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的茶山瑤語則屬壯侗語族 侗水語支。各地瑤族語言差別很大,有的互相不能通話,通常用漢語、壯語或互相熟悉的其他民族的語言交談。沒有本民族的文字,一般通用漢文。

瑤族

  族源 關於瑤族的來源,說法不一,或認為源於“山越”,或以為源於“五溪蠻”,或認為瑤族來源是多元的,既有“長沙、武陵、五溪蠻”成分,也有山越成分。大多數人認為瑤族與古代的“荊蠻”、“長沙武陵蠻”、“莫徭”、“蠻徭”等在族源上有淵源關系。

廣西金秀盤瑤村寨和農田

  歷史發展及反抗鬥爭 秦建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制國傢後,采取遷“謫戍”民於邊疆民族地區的政策,從中原派大批漢人進入長沙、武陵蠻地區,帶來瞭先進生產工具和技術,促進瞭這些地區生產的發展。漢代,一些瑤族先民已知“田作賈販”。西漢時,武陵蠻地區的蠻人按丁計稅,“歲令大人輸佈一匹,小口二丈,是謂沰佈”。到瞭後漢,仍對蠻族征收“徭稅”。永和元年(136),由於“徭稅”增加,一些地區的“蠻人”承擔的徭稅與漢人一致瞭。包括瑤族先民在內的武陵地區“蠻人”,因為徭賦過重而紛紛起義。

  南北朝時期,瑤族先民已分佈到“東連壽春(今安徽壽縣),西通上洛(今陜西商縣一帶),北接汝潁(今河南東部及安徽西北部)”的廣大地區。這個時期,由於與漢族的經濟文化交往密切,瑤族先民的經濟得到迅速發展。宋元嘉二十七年(450)沈慶之在鎮壓武陵蠻時,曾掠獲大批囤糧“以充軍糧”。但是,大多數地區的蠻族經濟發展仍較緩慢,生產水平很低,還是使“弩射”,從事遊獵生活。這一時期,荊州地區“徭賦重,蠻不堪命”而引起不斷的反抗。

  唐代瑤族主要分佈在湖南及兩廣境內,史稱莫徭蠻。莫徭或徭人,主要從事農業生產,但仍處在刀耕火種、待雨而耕的階段。到瞭宋代,鐵制農具和犁耕傳入瑤族地區,農業生產進一步發展。在梅山地區(湖南新化、安化一帶)瑤族人民開墾的農田達26萬多畝。太平興國八年(983),錦、溪、敘、富等四州的瑤族“相率詣辰州,言願比內郡輸租稅”。在山區,瑤族很少有稻田,耕山為生,耕作粗放,不供征役,與外界聯系很少,社會經濟發展緩慢。宋淳熙十一年(1184)統治階級雖明令禁止侵占瑤人田產,但侵占瑤人田產、掠取瑤人財物的事端愈演愈烈,激起瑤族人民的反抗。宋王朝對瑤族地區采取“以夷制夷”的政策以加強控制,封瑤人秦再雄為辰州刺史,準其征收租賦。部分瑤族地區在土官或土酋的統治下,加速瞭封建化的進程。

  元、明、清時期,瑤族的分佈已遍及廣西、廣東以及湖南西南部和雲南、貴州的部分山區,社會經濟發展極不平衡。發展較快的地區已與漢族地區的社會經濟水平相當,而偏遠地區的瑤族“隨溪谷群處”,“無酋長……不屬官不屬於酋首”,甚至有不事耕種,以獵山獸為生者,一部分尚處在原始社會發展階段。這一時期,瑤族地區除瞭封建王朝建立土司制度和直接建立州、縣進行統治外,在瑤族社會內部,特別是一些封建統治勢力一時不能直接伸入的邊遠山區,還存在一種具有原始色彩的瑤老制社會組織。封建王朝又往往利用這些組織為其服務,委派當地頭人充當“瑤練”、“瑤長”等職,以達到“以夷制夷”的統治目的。由於土司、土官對瑤族人民的壓榨日益加深,激起瑤族人民的激烈反抗,尤以明代廣西藤縣、平南、桂平、武宣、象州、貴縣一帶的大藤峽地區瑤族人民的反抗鬥爭規模最大。在明正統七年(1442)到嘉靖十八年(1539)的近百年內,瑤族人民在藍愛貳、侯大茍、侯鄭昂、侯公丁等人的領導下,利用大藤峽地區層巒迭嶂的有利地形,持續不斷地進行瞭反抗鬥爭。天順七年(1463)侯大茍率義軍攻陷梧州城,震動瞭明王朝。封建統治階級調動瞭湖廣、貴州、南京、浙江、江西、直隸、九江等地的幾十萬官軍進剿,起義軍遭到殘酷的鎮壓。這次起義沉重地打擊瞭封建統治階級。到瞭清代,統治階級繼續執行民族壓迫政策,瑤族人民十歲九饑,不斷地掀起反抗鬥爭。道光十一年(1831)江華瑤族趙金龍領導的瑤民起義,道光十六年湖南新寧藍正樽領導的瑤民起義,以及道光二十七年(1847)新寧雷再浩領導的瑤民起義,都不同程度地打擊瞭清朝統治者。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帝國主義經濟掠奪和資本主義商業逐步向一些瑤族地區滲透,瑤族地區和外界的政治經濟聯系日益密切。波瀾壯闊的革命鬥爭把瑤族人民與各族人民緊密聯系在一起。著名的太平天國革命運動早期活動,就是在瑤、壯、漢等人民雜居的桂平縣紫荊山區及平南縣鵬化山區孕育、發展起來的。當時,這一帶的瑤族人民生活十分貧困,道光二十四年(1844),洪秀全、馮雲山親自到瑤族山區向瑤族人民宣傳拜上帝會的宗旨,深得瑤族人民擁護,參加拜上帝會及天地會的瑤民很多。1851年金田起義爆發,瑤族人民紛紛攜帶火槍參加團營,有些瑤族全傢參加太平軍。太平軍中的瑤族女兵作戰勇敢,登山如履平地,南征北戰,為太平軍建立瞭不朽的功業。

  國民黨統治時期,在瑤族聚居地區設立相當於縣、區一級的“化瑤局”、“安化局”和“設治局”等,後來又改設區、鄉、村,建立保甲制,更加強瞭對瑤族人民的反動統治。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各地瑤族人民分散的、自發的反抗鬥爭逐步匯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1922年,壯族人民的優秀兒子韋拔群親自向瑤族人民宣講革命道理,廣西左右江一帶瑤族人民積極參加農民協會和農民自衛軍,革命火種在瑤族地區蔓延。1926年,湖南省農民代表大會通過一項解放苗瑤的決議案,指出要幫助苗、瑤人民的解放。1929年,廣西東蘭縣革命委員會公佈的政治綱領中規定:“提高瑤族的知識教育;瑤族在經濟、政治、教育、工資與各族人民一律平等;禁止虐待瑤民;沒收山主的山場、土地、森林分給瑤民”等。中國共產黨在政治、經濟、文化上十分重視瑤族人民的平等權利,更加激勵瞭瑤族人民的革命熱情。1930年左右江地區紅軍北上後,韋拔群帶領紅二十一師堅持革命根據地的鬥爭,瑤族人民聚居的西山是中共右江特委、右江工農民主政府和紅七軍二十一師師部所在地,成為右江革命根據地最堅強的堡壘。在國民黨反動派及桂系軍閥的反革命圍剿下,瑤族人民冒著生命危險給紅軍送糧、送鹽、送火柴,千方百計地掩護紅軍和韋拔群。瑤族人民在右江革命根據地的鬥爭中作出瞭卓越的貢獻。與此同時,湖南寧遠、蘭山、江華一帶的瑤族人民,以及井崗山下湖南酃縣地區的瑤族人民,積極支持工農紅軍,和紅軍並肩戰鬥。1933年,湘桂邊境爆發的瑤民起義波及全州、灌陽、興安、龍勝、江華、永明、道縣等10餘縣,對右江革命根據地的鬥爭,起到瞭互相配合、相互支持的作用,給國民黨反動派以沉重的打擊。

  社會經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瑤族社會經濟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大部分瑤族地區以農業生產為主,兼營林副業,小部分瑤族地區則以林業為主,兼營農副業。瑤族地區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手工業、商業和林副業生產雖有一定的發展,但一般作為傢庭副業而存在。瑤族社會基本上已進入封建地主經濟的發展階段。在瑤、壯、漢、傣等族交錯雜居地區,田地、山林等主要生產資料大部分掌握在外族地主手中,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錯綜復雜。雲南部分瑤族山區則長期處在傣族土司的統治之下,瑤族農民對領主有一定的人身依附關系。個別瑤族地區保留有少量的原始氏族殘餘,采用刀耕火種的耕作方法。這類地區土地占有關系的特點是:大部分土地被漢、壯族地主所占有,瑤族地主極少,瑤族勞動人民和漢、壯族勞動人民一起受著漢、壯族地主的壓迫剝削。此外,還有小部分土地歸村有和社有,共同使用,如廣西南丹瑤寨的所謂“油鍋地”、“油鍋田”就是。“油鍋”,即指同鍋吃飯的一個父系傢族。每一個父系傢族內包括幾個或十幾個小傢庭,油鍋成員彼此間有互相幫助的義務,有共同遵守的習慣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瑤族地區還保留有“瑤老制”和“石牌制”(見瑤族石牌制)的社會組織形式。瑤老和石牌頭人一般由德高望重、辦事公道、經驗豐富的老人擔任。這些頭人由群眾選舉產生或在辦事過程中自然形成而由群眾公認。大凡維持社會秩序、組織生產、安排宗教活動、組織群眾抵禦外來侵擾等,都由瑤老或石牌頭人負責。建國前,廣西金秀瑤族居民把社會公認的習慣法鐫刻在石牌或木板上,凡有違背者,石牌頭人有權予以追究或處罰,嚴重擾亂社會治安並引起群眾公憤的,石牌頭人有權給予嚴厲處分以至處以死刑。隨著瑤族地區的階級分化日益明顯,以及國民黨統治勢力逐漸深入瑤族地區,有些瑤老和石牌頭人接受國民黨政府的委任,利用手中握有的權勢制造事端,擴大糾紛,敲榨錢財,從中漁利,使原來具有原始民主性質的社會組織形式日益蛻變。

瑤族婦女在纏頭帕

瑤傢的婚禮

  風俗習慣及文學藝術 瑤族男女服裝主要用青、藍土佈制作。男子喜著對襟無領的短衫,下著長褲或過膝短褲。廣西南丹縣瑤寨男子喜著繡邊白褲;廣東連南瑤族男子喜留發髻,插以雉毛裝飾,並以紅佈帕包頭。婦女喜著無領大襟上衣,下著長褲、短裙或百褶裙,在服裝的領口、袖口、胸襟、腰帶、裙邊飾以色彩斑斕的挑花、刺繡,鮮艷奪目。瑤族婦女的頭飾式樣繁多,喜愛以銀簪、銀花、銀串珠、弧形銀板等配以彩色絲帶做頭飾,風格別致。少女、未婚或已婚婦女從頭飾上就可加以區別。

  瑤族居民的主食以玉米、大米、紅薯等為主。日常菜肴有黃豆、飯豆、南瓜、辣椒和傢禽傢畜等。廣西金秀大瑤山瑤族利用“鳥盆”捕捉候鳥,醃制為酢,是款待貴客的美味佳肴。桂北地區的一部分瑤族盛行“打油茶”,即以油炒茶葉煎湯,佐以生薑、辣椒、食鹽調味,趁熱沖泡炒米、炒豆、米花之類同飲,具有特殊的風味。瑤族住房有竹舍、木屋、茅房和小部分泥墻瓦屋。房屋一般是一棟三間,中為廳堂,兩側房前部為爐灶或火塘,後部為臥室,屋前屋後,分設洗澡棚或豬牛欄。(見彩圖)

瑤族的村寨

  瑤族的節日較多,有大節日、小節日之分。大節日有盤王節、春節、達努節、中元節、社王節、清明節等,小節日幾乎每月都有。廣西都安瑤族的達努節比較隆重,相傳是紀念先人反抗土司鬥爭的節日。

  瑤族一般不與外族通婚,招贅習俗較為普遍。男女青年婚前戀愛較為自由,利用節日、集會和農閑串村走寨的機會,通過唱歌形式,尋找配偶,雙方合意,即互相贈送信物,“各自配合,不由父母”;也有需征求父母同意,請媒說合,方可結婚的。

  挑花、織錦、編織、刺繡和蠟染是瑤族民間的傳統工藝,民間用色彩鮮艷的絲線、絨線制作的衣物及生活用品,以幾何形圖案花紋表現各種花鳥蟲魚、飛禽走獸,圖案優美、生動。(參見彩圖)

瑤族姑娘愛挑花

  瑤族民間文學源遠流長,大量民間文學作品口頭相傳,少量詩歌或神話傳說有漢文手抄本或唱本。民間文學題材豐富,有反映人類起源和民族來源的神話傳說,如《盤古》、《盤瓠傳說》、《密洛陀》、《伏羲兄妹》等;有反映歷史故事和英雄人物的;有寓意深刻的寓言、諺語、笑話、謎語等。在瑤族民間文學的寶庫中,各種山歌、情歌、長篇敘事歌占有重要的地位,如瑤族人民紀念盤王的《盤王歌》長達數千行,描繪瞭民族歷史和文化生活的廣闊畫面。瑤族民間流傳的漢文手抄本《評王券牒》(又稱《過山榜》),是瑤族民間重要的歷史文獻,對研究瑤族歷史和遷徙有重要價值。長鼓舞和銅鼓舞是瑤族民間的傳統舞蹈,每逢祭祖或喜慶節日,擊鼓為樂,極富民族色彩。瑤族的宗教信仰比較復雜,有些地區原始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或圖騰崇拜(見原始宗教)占有一定地位;有些地區則主要信奉巫教和道教。道教對瑤族影響很大,凡屬喪葬一套祭祀儀式,基本上按道教法旨進行,隻是其中摻雜瞭一些民族原始宗教的內容。

  建國後的變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根據各地瑤族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實際情況,采取不同措施進行民主改革,廢除瞭封建剝削制度及各種封建特權,瑤族人民的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從20世紀50年代初期到60年代,在瑤族人民聚居或與其他民族雜居的地區,共建立瞭以瑤族為主或有瑤族參加的自治縣12個,即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金秀瑤族自治縣、巴馬瑤族自治縣、富川瑤族自治縣,廣東連南瑤族自治縣、乳源瑤族自治縣,湖南江華瑤族自治縣,雲南河口瑤族自治縣,以及廣西龍勝、防城、隆林各族自治縣,廣東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此外,在瑤族人民的小片聚居區還分別建立瞭200多個民族鄉。瑤族幹部隊伍也隨之成長。

廣東韶邊瑤族婦女在繡花

瑤族舞蹈----黃泥鼓舞

  建國後30多年來,瑤族地區的經濟文化事業有瞭很大發展。在國傢的大力支援下,瑤族人民治山治水,植樹造林,攔河築壩,鑿山開洞,興修山塘水庫及大小水渠,使糧食生產穩定增長。近幾年來瑤族地區因地制宜,進一步發展瞭山區生產。雲南瑤族地區種植藍靛、八角獲得很大發展;廣西金秀發展八角、靈香草兩大特產,大大增加瞭收入;一些以林業為主,林糧兼作的瑤族地區,如著名的“杉都”湖南江華瑤族自治縣,改變瞭昔日運輸木材靠人抬肩扛的落後狀態,采用電鋸、空中索道、鐵軌車道等伐木和運輸工具,為國傢提供的木材及山區特產日益增多。過去瑤族地區沒有工業,甚至連本民族的鐵匠都極少,現在辦起瞭中小型水電站、小型農機廠、農具廠、木材加工廠等,為瑤族地區工農業生產的繼續發展打下瞭一定的基礎。

  瑤族地區的文教衛生事業也有較大發展。瑤族人民結束瞭刻木記事的歷史,辦起瞭學校,絕大部分適齡兒童都已入學,小學教育日益普及;缺醫少藥、有病求神祭鬼的狀況有瞭根本的改變,初級和中級醫藥衛生人員深入瑤寨,為瑤族人民解除病痛,人民群眾的衛生保健事業有瞭長足的進步。

  

參考書目

 《宋史·西南溪峒諸蠻》,中華書局,北京,1977。

 《瑤族簡史》,廣西民族出版社,南寧,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