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疆維吾爾族的傳統醫學。簡稱“維吾爾醫”。有悠久的歷史和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是中國醫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唐代頒行的官修藥物文獻《新修本草》,記載瞭新疆出產的藥物100多種,就是維吾爾族先民醫療實踐的成果。早在高昌回鶻(西州回鶻)時期,維吾爾族已有回鶻文醫書,其中有許多治療內科、外科、眼科、皮膚科、婦產科的藥方,並包括以食品作為藥物的療法。在喀喇汗王朝(黑汗王朝)時期,能進行外科手術的著名醫師伊麻木丁·喀什噶裏,曾撰寫《醫療法規解釋》一書,原著雖佚,但其其治療疾病的基本方法仍被繼承下來。這一時期,有的學校還培養出醫學專門人才。在元代,維吾爾族翻譯傢安藏將《難經》、《本草綱目》等漢文醫學著作,翻譯成維吾爾文,向維吾爾族介紹漢族的醫學成就。漢族亦吸收瞭維吾爾族醫學的一些獨特治療方法。

  維吾爾族醫學以“土、水、火、空氣”為代表的“四大物質學說”和“血津、痰津、膽津、黑膽津”的“四津體液學說”為基本理論,解釋人體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創立瞭一整套診斷和治療疾病的方法。診斷疾病重視查脈、望診和問診。治療內科疾病以內服藥為主,多用糖漿劑和膏劑,並有熏藥、坐藥、放血、熱敷、拔火罐、飲食療法等十多種療法,對心臟病、肝膽病、胃病、結石、痢疾、精神病、白癜風等幾十種疾病的治愈率較高。治療外科疾病有服藥、敷藥、烙法、熱罨、結紮與普通手術等療法。在吐魯番有埋沙療法,患者或躺或臥、或跪或坐,將身體的一部分埋在灼熱的沙子中治療疾病。這種療法,對治療各種類型的關節炎、慢性腰腿痛、坐骨神經痛、脈管炎、慢性附件炎等都有明顯效果。在藥劑方面,方劑的組成有主藥和附藥之分,常用復方合劑,多者50味藥,少者7味藥,一般不用單味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維吾爾族醫學有瞭很大發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一些大中城市都設立瞭綜合性醫院,配有現代化的醫療設備。一些醫術精湛、年高望重的維吾爾族醫生,一面為各族人民診治疾病,一面總結醫療實踐經驗,培養年輕的醫務人才。近年來,新疆的出版部門整理出版瞭維吾爾文的《卡農且》、《維吾爾民族醫基礎理論手冊》、《維吾爾醫藥知識》等醫藥學著作。衛生部門組織瞭對維吾爾族醫學的專門調查,編寫出包括醫學史、理論基礎、醫術、常用藥、常用單方、內科、外科、婦科、兒科、包紮等內容的專著多種。

喀什維吾爾族醫師祖農卡日在查閱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