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洲瓜地馬拉居民的總稱。約770萬人(1980),大部分集中在高原地區。首都所在地的瓜地馬拉省人口占全國人口的20%以上,而占全國面積三分之一的佩騰省人口隻占全國人口的1.3%。城市人口為30%左右。現代瓜地馬拉人主要由印第安人與西班牙移民長期混合而成,居民中印第安人占55%以上(主要有基切人、卡克奇克爾人、馬梅人、凱克奇人、波科曼人、喬爾人等),白人不到5%,黑人和印黑混血種人約占5%,其餘多為印歐混血種人。東北地區還有少數黑人。印歐混血種人和白人集中中在東南部經濟最發達地區,在公共事務中居統治地位。西班牙語為官方語言,多數印第安人使用本族語言(約有20種)。多信天主教,印第安人尚保留著古老的多神教信仰,崇拜太陽和月亮。

  危地馬拉是古代瑪雅文化中心之一。1523年淪為西班牙的殖民地,1821年擺脫殖民統治,宣佈獨立。1823年加入中美洲聯邦,1839年成立共和國。危地馬拉人主要從事農業,種植玉米、咖啡、香蕉、豆類、辣椒、西紅柿、棉花等。廣大農村殘存著封建剝削關系,有的地方還保留瞭一些印第安村社。但在太平洋沿岸的種植園裡資本主義農業有瞭發展。棉紡、絲紡、編織、制陶、皮革等手工業較發達。農民的住房一般系用土坯或樹枝搭蓋的窩棚。食物以玉米面餅為主。白人和印歐混血種人穿歐式服裝,印第安人穿傳統服裝。條紋花佈長裙和帶鮮艷刺繡的短上衣是印第安婦女的主要服裝。印第安人的文化具有古代瑪雅文化的一系列特征。

危地馬拉印第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