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洲南部墨西哥居民的總稱。有7301萬人(1982),約一半居住在中央高原,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和尤卡坦半島人口稀少;城市人口約占53%。通用西班牙語文,屬印歐語系羅曼語族。印第安人使用60多種語言,主要是瑪雅語和納華特語。使用各種印第安語的有3000多萬人。墨西哥人多信奉天主教。

  早在西元前2000年,阿茲特克人、瑪雅人、薩波特卡人、米斯特克人、塔拉斯坎人等已在今墨西哥定居,從事捕獵和採集。16世紀墨西哥淪為西班牙殖民地地後,大批西班牙人進入。現代墨西哥人由西班牙人同印第安人、黑人長期結合而成。印歐混血種人約占60%,印第安人占30%,其餘為歐洲移民的後裔、黑人和華人。印第安人中以阿茲特克人和瑪雅人為最多。有5大支:①瑪雅人和托托納克人;②阿茲特克人、奧托米人;③米斯特克人和薩波特卡人;④塔拉斯坎人;⑤策爾塔爾人和佐齊爾人。共有150多個支系。歐洲移民主要來自西班牙(約50萬人)、法國和意大利,還有美國南北戰爭(1861~1865)後逃離美國的美國南方人的後裔。

  墨西哥資本主義較發達。近年來,工業發展迅速,石油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居於主要地位。約有25%的勞動力從事工業和運輸業。墨西哥還是古老農業國,有4000多年的農作物種植歷史,主要農作物有玉米、稻谷、小麥、豆類、高粱、棉花、甘蔗、咖啡、可可、劍麻等,素有“玉米故鄉”之稱。約40%的勞動力從事農牧漁業生產。墨西哥人的服裝、飲食均具有印第安人的傳統。目前,在尤卡坦半島還有少數印第安人保持著古老的生活方式。

  墨西哥為文明古國之一,美洲三大古代印第安文化中的瑪雅文化和阿茲特克文化即淵源於此,有許多古代印第安遺址,最著名的是聖胡安·特奧迪華坎金字塔和帕倫克太陽廟。古老印第安人文化同西班牙傳統相結合,產生瞭獨特的墨西哥文化。民間音樂和舞蹈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曲調主要受西班牙民間音樂影響。起源於18世紀印第安人的“哈拉貝”(Jarabe)舞蹈富有民族特色。流行流動民間樂隊,主要樂器有小提琴、吉他、大豎琴等。

  墨西哥人民具有長期反殖,反帝鬥爭的光榮傳統。1519年西班牙殖民將領H.科爾特斯遠征墨西哥時,曾受到科拉和惠喬爾印第安人英勇頑強的抵抗。1521年墨西哥被征服。1810年,M.伊達爾戈·伊·科斯蒂拉舉行起義,反抗西班牙殖民統治,1821年贏得獨立。伊達爾戈·伊·科斯蒂拉采取瞭一系列旨在廢除奴隸制、種族歧視和封建徭役的改革措施。1855~1857年薩波特卡印第安人B.P.華雷士領導“革新運動”,有力地打擊保守派勢力。1861年他當選為墨西哥歷史上第一個印第安人總統。1867年他領導各族人民英勇抗擊英、法和西班牙的武裝幹涉,贏得勝利。1910~1917年爆發的資產階級革命,結束瞭P.迪亞斯多年的獨裁統治。1934~1940年L.卡德納斯總統執政,實施土地改革,沒收大封建莊園主土地,將土地分配給無地或少地印第安農民,促進瞭農村資本主義發展。近幾屆政府對外資企業實行“墨西哥化”政策,並加強瞭對外資的監督和管理,保護和促進民族工業的發展。19世紀反西班牙殖民統治的民族解放鬥爭,以及資本主義的發展,促進瞭墨西哥各民族的團結。

座落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的伊查圓形天文臺,建於10世紀前

墨西哥“驢鄉”的賽驢節 雙方隊員騎著毛驢,手持掃帚婦球,將球掃進對方球門即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