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非烏幹達民族之一。亦稱“巴幹達人”、“瓦幹達人”。約340萬人(1980),占全國人口18%,為國內第一大族。主要分佈在烏幹達中部和南部及維多利亞湖沿岸地區。另有1萬人分佈在坦桑尼亞西北部。屬尼格羅人種班圖類型。包括巴塞塞人和巴辛戈人等支系,下分50個氏族,均有自己的動物圖騰,嚴禁宰殺或食用。使用幹達語,屬尼日爾—科爾多凡語系尼日爾—剛果語族。有新創的拉丁字母文字。多信天主教和基督教,部分地區仍保持傳統的自然崇拜(見原始宗教)、祖先崇拜和對歷代國王的崇拜拜。婚姻實行一夫多妻制(見一夫多妻制傢庭)。按父系續譜、居住和繼承財產。

  12世紀建立佈幹達王國,17~18世紀達鼎盛時期,成為東非最發達的封建制國傢。國王卡巴卡·穆特薩一世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既是宗教首領,又是最高法官。他就餐時任何人不得露面,隻有跪地疾首才得接近。其宮廷一直燃有聖火,卡巴卡·穆特薩一世薨,聖火方熄。1890年起幹達人遭受英國殖民統治,1962年宣佈獨立。1967年廢除王權,建立烏幹達共和國。

  幹達人主要從事熱帶鋤耕農業,種植薯、芋、香蕉、棉花和咖啡;也從事畜牧,飼養羊、雞、牛。漁業和地區貿易發達。按村落定居,村落中央為酋長住屋,房舍為蜂巢式,以樹木為支架,用茅草自頂至地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