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阿勒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 通古斯語支。主要分佈在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鄂溫克族自治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陳巴爾虎旗、額爾古納左旗敖魯古雅鄂溫克族自治鄉,以及黑龍江省的訥河縣等地。使用人口約1萬7千。分海拉爾、陳巴爾虎和敖魯古雅3個方言。鄂溫克族沒有本民族文字,牧區通用蒙古文,農業區和靠山區通用漢文。在國外,鄂溫克語分佈於蘇聯境內,稱埃文基語;在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也有少量分佈。

  語音音 ①i、1、ə、ɑ、o、ɔ、u、ʊ8個短元音,i∶、1∶、e∶、E∶、ə∶、ɑ∶、o∶、ɔ∶、u∶、ʊ∶10個長元音。元音長短區別意義,如 axIn“哥哥”──ɑ∶xIn“肝”,bu∫ə∶“死瞭”── bu∶∫ə∶“給瞭”,ɔttɔ“火藥”,──ɔ∶ttɔ“牛糞”。②元音和諧比較規則。根據元音在詞裡和諧的情況,分為陰性元音:i、i∶、e∶、ə、ə∶、o、o∶、u、u∶和陽性元音:1、1∶、E∶、ɑ、ɑ∶、ɔ、ɔ∶、ʊ、ʊ∶兩類。和諧以性屬為主,以唇狀為輔,如方位格附加成分有4種元音形式,分別加在含有不同元音的詞幹後,如bəjə“人”──bəjə-lə∶,ʤɑddɑ“松樹”── ʤɑddɑ-lɑ∶,xobbo“綿羊羔”──xobbo-lo∶,ɔrɔttɔ“草”──ɔrɔttɔ-tɔ。如果附加成分隻有兩種語音形式,元音則根據性屬和諧,如bəjə-du-(與格),ɔrɔttɔ-dʊ(與格)。③輔音有b、p、w、m、d、t、n、l、r、ʤ、∫、j、ɡ、x、ŋ15個。長輔音有bb、pp、mm、dd、tt、ll、ɡɡ、ŋŋ等。長輔音的發音方法是延長持阻的部分,如果是吐氣音則在除阻後有強的氣流。輔音的長短可以區別意義,如 ∫1tɑ“臺階”──∫1ttɑ“衣服上木制的襻子”,ɔtɔ“嫂子(呼語)”──ɔttɔ“火藥”。長輔音的產生是由於語音逆同化的結果,因此隻出現在詞中,不出現在詞首和詞末,如i∶nni“角”(領格)<i∶ɡ+ni,əxubbə“牛”(賓格)<əxur+bə。詞幹內的長輔音,隻有靠親屬語言的比較才能知道被同化語音的原來面貌,如ʊ∫1ttɑ“指甲”(鄂倫春語:ʊ∫1ktɑ),xoɡɡo“橋”(鄂倫春語:kurɡə)。

  語法 ①詞的語法意義主要靠在詞幹後加各種附加成分表示。②名詞有格、領屬范疇。有幾種表復數的附加成分,可以加在指人的名詞後,也可以加在指物的名詞後,如 nəxun-i∶l“弟弟們”,ʤɑddɑ-∫ɑl“許多松樹”。格比較多,半數以上的格具有方位或兼表方位的意義。賓格、方位格各有兩個,表示的意義有細微的差別。如賓格表示具體而明確的對象,不定賓格表示泛指的對象,如bi∶(我)əri(這)ɔrɔttɔ-wɔ(草,賓格)xɑd1m1(割)“我割這片草”;∫i∶(你)ɔrɔttɔ-jɔ(不定賓格)xɑd1xɑ∶“你割草吧”。領屬范疇分人稱領屬和反身領屬兩種。③和大部分滿—通古斯語不同,第三人稱代詞是由指示代詞替用(試比較鄂倫春語:nʊɡɑn1n“他”,nʊɡɑrt1n“他們”)。④動詞有人稱形式,人稱附加成分起源於共同滿-通古斯語的人稱代詞。副動形式動詞根據帶不帶領屬附加成分,可分為人稱副動形式、反身副動形式和不變化副動形式,如∫i∶(你)ulikki-∫i(走,人稱副動形式),bi∶(我)ulimi“你走的話,我也走”;bi∶nən∫ə∶-ʤi-wi(去)mʊr1nbɑ(馬)əmu∫u∶(帶來)“我去瞭以後順便把馬帶來瞭”;bi∶ulimiətəmi(能)“我能走”。⑤由動詞充當謂語的主謂結構,主語和謂語在人稱和數上是互相呼應的,如bi∶(我)əməɡi∫u∶(去,單數第一人稱)“我回來瞭”。動補結構裡,補語和動詞依靠格附加成分連接,如urə-tixi(山,方向格)ulʧə∶“朝山上走去瞭”。表示領屬關系的結構,兩項之間在人稱和數上也是互相呼應的,如tɑnn1(他們)xE∶nɑ-n1n (飼草,人稱領屬復數第三人稱)“他們的飼草”。不表示領屬關系的限定結構,結構成分之間或者靠附加成分連接,如(xaxara“雞”)tu∶rərə(叫)ərin(時候)“(雞)叫的時候”;或靠詞序:定語位於中心語前,如bɑjɑn(富)bəjə(人)“富人”。

  詞匯 ①有關畜牧方面的詞很豐富。如牲畜因年齡或公母的不同,叫法也不同:tʊ∫xɑn“牛犢”,itə∶n“二歲牛”,ɡʊnɑn“三歲公牛”,ɡʊnʤ1n“三歲母牛”,dono∶n“四歲公牛”,donʤin“四歲母牛”,tɔ∶lɔn“五歲公牛”,tɔ∶lʤ1n“五歲母牛”。②除瞭固有詞以外,還有一定數量的借詞,如∫ɔŋkɔ“窗戶”,ɡuŋ∫ə“公社”等來自漢語;xə∶ltulɡə“配種站”,aʤ1l“工作”等來自蒙古語。③構詞手段主要是派生法,其次是合成法,如ʊnɑxɑn“手指”+xtʊn乛ʊnɑxa(n)xtʊn“戒指”,xəwun“棉花”+tə∶乛xəwu(n)tə∶-“發糠”;ɑx1n(哥哥)nəxun(弟弟)“朋友”,ədin(風)+tɑnɑn(吸)“傷風”。

  

參考書目

 胡增益:“鄂溫克語概況”,《民族語文》198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