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某一人口總體中老年人口的比重逐漸提高的過程。特別是指在年齡結構類型已屬年老型的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繼續上升的過程。簡稱人口老化。

  人口老齡化和年老型人口是兩個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的概念。年老型人口是一個靜態指標,它表示人口年齡結構的狀況和類型,即表明某一時點上人口總體中老年人口比重已超過瞭一定的界限(國際上通行的標準界限為: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超過10%);而人口老齡化反映的是一個時期內的動態過程,它說明人口年齡結構類型型上的變動趨向,表示人口總體是在向年老型演變,或者在年老型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年老型人口的實現,必定要經過人口老化的過程;而人口老齡化的結果,又必然會使人口年齡結構類型屬於年老型。

  導致人口老齡化的直接原因是生育率和死亡率的下降,其中生育率的下降是最主要的。隨著生育率的下降,少年兒童的比重也逐漸下降,成年人口和老年人口比重相應地上升,人口平均年齡和年齡中位數也隨之增加,整個人口便逐漸趨向老齡化。人口老齡化的結果,是人口逐漸變成年老型,老年人口比重日益提高,老年撫養比也隨之上升,而且勞動力人口中較高年齡的勞動者比重也相應增加,這會給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重大的影響。

  不同國傢和地區,不同人口的老齡化過程是不一樣的,老齡化的時間、速度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等也都不盡相同。一些發達國傢和地區的人口,由於長期以來少生高壽,老年人口比重日益上升,人口老齡化現象早已普遍存在,且已相繼進入瞭人口年老型。20世紀末,這些國傢和地區人口的老齡化速度雖較緩慢,但由於持續少生,特別是高壽延長,未來人口在年老型基礎上的老齡化還將進一步發展。發展中國傢和地區的人口,雖然大多數仍屬年輕型,但正處在急劇轉變中,由多生短壽向少生高壽轉變。這些國傢和地區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速度將會加大,人口老齡化也將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