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指一個國傢或地區,根據人類自身生產規律以及人口和社會經濟發展規律的客觀要求,從現實的人口狀況和社會經濟狀況出發,在周密細緻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未來較長時期人口發展趨勢和方向、發展目標和指導原則、實現人口目標的主要措施等所提出的綱領性構想。

  人口作為社會生活的主體,通過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各個環節,對社會經濟、文化藝術、體育衛生等各項事業起促進或阻礙作用,從而加速或延緩社會發展。在社會發展展戰略中,人口發展戰略與經濟發展戰略相適應,構成社會發展戰略的基本內容。

  人口發展戰略構成 人口發展戰略包括人口數量、人口質量和人口構成3個方面。人口數量主要指人口發展速度和規模,是人口戰略決策的基礎;人口質量主要指人口身體素質和文化科學素質,是人口戰略決策的中心環節;人口構成包括人口自然構成、社會構成和地域構成,是人口戰略決策的重要內容。對於發展中國傢來說,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質量、改善人口構成,是一項根本性的人口戰略決策。

  人口發展戰略指標體系 按內容劃分,可概括為:第一,反映人口規模和發展速度的指標,主要有:①人口總數,是人口發展戰略最基本的指標;②人口自然增長率,是影響人口總數變動最直接、最主要的指標;③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決定人口自然增長率的兩個基本因素;④婦女生育率,是人口發展戰略數量指標中最關鍵的指標,控制人口數量,關鍵在於調低婦女生育率。第二,反映人口質量、人口構成的指標,主要有:①人口性別、年齡構成,是人口最基本的結構指標;②人口經濟結構、文化教育結構、民族人口結構和婚姻傢庭結構,反映人口再生產與社會經濟的主要聯系;③人口地域構成,主要是人口的城鄉構成和地域分佈;④嬰兒死亡率和人口平均壽命,是反映人口生命質量和社會發展水平的主要指標。

  確定人口發展戰略目標的指導原則 確定人口發展戰略目標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人口數量、人口質量、人口構成及其變動,受社會經濟、社會文化、社會意識、自然環境、婚姻傢庭、人口規律等因素的影響。較長時期內人口發展的戰略目標,隻有在綜合分析諸因素的影響後方能確定。確定人口發展戰略目標的指導原則主要是:①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有利於加速社會經濟及其他社會事業的發展。②符合人類自身生產的發展規律,有利於人口再生產的良性循環。③符合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方法論原則,有利於促進人口與生態環境平衡。④符合人口發展戰略最終目的,有利於不斷改善和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⑤遵循全局與局部相結合、長期和中期近期相結合的原則,有利於提高人口發展戰略透明度和可行性。

  人口發展戰略措施 實現人口發展戰略目標需要制定相應的戰略措施,主要解決實現的途徑、方式、重點以及方法等問題。中國人口發展戰略措施主要是:①實行兩種生產一起抓。一方面有效地控制人口,另一方面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隻有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才是實現人口戰略目標的根本途徑。②實行計劃指導。包括在全社會范圍內實行計劃生育、有計劃地提高人口質量、改善人口構成。有計劃發展人口是實現人口戰略目標的主要方式。③有步驟、有重點地實現人口再生產類型的轉變,並以降低婦女生育率作為工作重點。④實行綜合治理的戰略措施。思想教育、行政組織、法律措施、經濟措施密切配合,相互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