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漢

  中國社會學傢、社會調查學傢。1895年1月22日生於北京通州。1917年赴美留學,專攻社會學及社會調查研究方法。先後在哥倫比亞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學習,獲加利福尼亞大學碩士學位。1924年8月回國後,任北平社會調查所幹事事。1926年任中華教育文化基金委員會社會調查部主任,兼燕京大學社會學系講師,講授社會調查研究方法,並調查都市的下層生活及北平鄉村傢庭。1928年應晏陽初之邀,任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定縣實驗區調查部主任,調查的重點轉到瞭農村。1935~1944年,歷任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清華大學國情普查研究所調查組主任、西南聯合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兼任雲南省政府社會處《昆明市志》顧問、《呈貢縣志》主編。其間對昆明4縣農業人口、呈貢縣人口進行瞭普查,並對雲南少數民族進行瞭調查。1944年赴美國國情普查局進修,曾實地參加美國的農業人口普查。1947年出席在紐約召開的國際人口會議,並參加美國人口學會。同年在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專傢室工作,為瞭籌備1950年舉行的世界農業普查會議,曾以專員身份考察東南亞地區,兼任東南亞一些國傢的農業普查顧問。1949年以聯合國專傢身份在南京農業普查訓練班講授普查方法。1949~1952年任輔仁大學社會學教授兼系主任。1952年後,歷任北京財經學院、北京經濟學院和中國人民大學教授。1979年被聘為中國社會學研究會顧問。1984年被聘為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研究所顧問。1986年9月28日病逝於北京。主要論著有:《北京人力車夫現狀的調查》(1925)、《北京無產階級的調查》(1926)、《北平郊外之鄉村傢庭》(1929)、《實地調查方法》(1933)、《定縣社會概況調查》(1933)、《北京郊區鄉村傢庭生活調查札記》(1981)等。

  李景漢一生做瞭大量的社會調查,運用普查法、個案法、抽樣法等對中國的都市與鄉村進行廣泛和深入的調查。在定縣所做的調查是中國知識分子運用西方社會學的方法進行實地調查的典范之一,是中國首次以縣為單位的系統的實地調查。《定縣社會概況調查》一書為研究20世紀30年代中國北方的農村社區提供瞭翔實的資料,在國內外產生瞭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