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

  中國春秋前期齊國政治傢、思想傢。名夷吾,字仲,諡敬,故又稱管敬仲。潁上(今安徽潁縣)人。曾輔助齊桓公當政40年,使齊國富強,稱霸諸侯。為瞭富國強兵,他主張增殖人口,鼓勵人們早結婚早生育,下令丈夫二十而娶,婦人十五而嫁,並要要求做到內無怨女,外無曠夫,成年男女都必須婚配,以生育子女。他根據當時齊國經濟發展和社會分工狀況,把人口按不同職業分為士、農、工、商四民。他力圖使四民分業的人口構成固定化,職業世襲化,提出士之子恒為士、工之子恒為工、商之子恒為商、農之子恒為農,並把這種人口職業構成同人口地域分佈相結合,主張“定四民之居”,使同一職業的人口集中居住在固定的地方。他認為同一職業的人口聚居在一起,從小生活在特定的環境之中,受父兄的教育,學習祖傳職業,易於熟習職業技能,安心工作,提高效率。為使農民安居樂業,人口不向外遷移,他還主張按照土地的好壞分級征賦稅。管仲提出的四民分處、世代同居、職業世襲的設想,實際上是一種“封閉人口”的主張。他的增殖人口和四民分業的思想,後來曾在中國長期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