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內形式不同或性質不同的人口單位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每個單位的生存都離不開其他單位的持續存在,同時每個單位的存在就是其他單位賴以生存的條件。在人文區位學理論中,共生被認為是支配城市區位秩序的最基本因素之一。與共生相聯繫的另一個基本因素是競爭,它源於人們為謀求生存而對社區內有限資源的相互爭奪。一方面,社區是一個共生系統,其內部各組成部分要相互依賴生存;另一方面,這個共生系統中又存在著競爭,這也是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必要條件。共生中的競爭和競爭中的共生,構成成瞭城市社區的區位秩序。在人文區位學看來,社區區位秩序的本質就是在競爭中通過自身調整,達到一定的社區平衡狀態。這種平衡,即是社區內共生維持的條件,體現瞭社區的共生性質。社區平衡是社區共生系統運行的基本目標。隨著環境條件的變化,社區平衡將被打破,形成新的不平衡,通過內部調整,共生系統又將形成新的平衡。人文區位學的任務,主要是研究舊平衡的破裂與新平衡的形成過程,從中揭示社區的共生規律。人類社區中的共生現象,與自然生物界中的共生現象有顯著的區別。表現在:①人類共生系統不像其他生物那樣被動地依賴於當地的自然物質環境,而是在對環境的積極影響中存在。②人類對環境的影響使人類共生的形式日新月異,比其他生物的共生現象更復雜。但是,人類的共生和其他生物的共生有一個基本的共同點,即它們都是一定區域內生命體之間為求生存而相互依賴的關系,這就是共生的實質。與共生密切相關的另一個概念是“共棲”。共棲是共生系統中一種特殊的共生現象,它是指具有類似功能的人口單位之間的相互關系。例如,若幹同業工廠之間的聯系,或若幹零售商店之間的聯系。共棲關系既可導致相互支援、聯合行動,也可能引起同一區位位置的競爭。例如,幾傢同業工廠可能聯合起來控制市場,也可能為瞭有限的最佳空間位置而相互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