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潛

  中國現代美學傢。安徽省桐城人。青年時期在桐城中學、武昌高等師範學校學習,後肄業於香港大學文學院。1925年出國留學,先後肄業於英國愛丁堡大學、倫敦大學,法國巴黎大學、斯塔斯堡大學,獲文學碩士、博士學位。1933年回國,先先後在北京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任教。生前任北京大學西語系教授、中華全國美學學會名譽會長。主要編、著有《文藝心理學》、《悲劇心理學》、《談美》、《詩論》、《談文學》、《克羅齊哲學述評》、《西方美學史》、《美學批判論文集》、《談美書簡》、《美學拾穗集》等,並翻譯瞭《歌德談話錄》、柏拉圖的《文藝對話集》、G.E.萊辛的《拉奧孔》、G.W.F.黑格爾的《美學》、B.克羅齊的《美學》、G.B.維柯的《新科學》等。朱光潛在30年代至40年代期間認為,在美感經驗中,心所以接物者隻是直覺,物所以呈現於心者隻是形象。因此美感的態度與科學的和實用的態度不同,它不涉及概念、實用等,隻是聚精會神地對於一個孤立絕緣的意象的觀賞。1950年以後提出主客觀統一說,認為美必須以客觀事物作為條件,此外還須加上主觀的意識形態或情趣的作用,使物成為物的形象,然後才是美。60年代,他強調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點,把主觀視為實踐的主體“人”,認為客觀世界和主觀能動性統一於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