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哲學概念。原指“五材”,即水、火、木、金、土。早期的五行說見於《尚書·洪范》,反映瞭人們對事物多樣性的認識,是中國早期唯物主義哲學思想的萌芽。

  西周末年,史伯提出瞭“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的觀點,雜有綜合、結合的意思;以土與金、木、水、火相雜,反映出探求事物間相互關係的思想,這在中國哲學史上是一種樸素辯證法的思想萌芽。

  春秋末年,晉史墨曾以“水勝火”來預斷戰爭的勝負負,到戰國百傢爭鳴時期,五行學說進一步體系化而廣泛流行起來。

  墨傢學派提出瞭交勝、相麗說。交勝說認為,“五行毋常勝”,水、火、金、木、土之彼此相勝不是絕對的,是有條件的。“火多”固可使火熔金,“金多”也可使金滅火,火與金交替相勝,關鍵在於數量的多少。相麗說認為,木、火、土、金、水之間彼此附麗,互相依存。水貯藏於固體之金,火附麗於可燃之木,恰如麋之藏於林,魚之附於水,不是前者產生於後者,而隻是“惟所利”,即後者為前者提供瞭利於存在的條件。

  荀況批評子思、孟軻“案往舊造說,謂之五行,甚僻違而無類,幽隱而無說,閉約而無解”(《荀子·非十二子》)。今存《孟子》書中無五行的名目,但曾以“仁、義、禮、智、聖”五者並舉,荀子所評可能指此。

  陰陽傢鄒衍提出瞭“五德終始”說。認為歷史按照土、木、金、火、水的順序從始到終、終而復始地轉移運行。在運行過程中,“遞興廢,勝者用事”。即是說,各個朝代按照既定的周期交替輪換,隻有當運的興盛者才能主事,行使統治權;在“五德轉移”的交替階段,都有與之相應的符瑞預示。這種帶有天人感應神秘色彩的五行學說,曾為建立封建秩序提供瞭理論依據。西漢董仲舒吸取陰陽傢思想,明確提出“五行相生”的觀點,著有《五行相生篇》,漢代的《白虎通義·五行篇》也強調五行“轉相生,故有終始也”。他們都以此論證天人感應目的論和歷史循環論。

  陰陽傢的五行學說具有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意義,被廣泛地用以解釋自然和社會的演變法則,甚至成為規定人們行為的規范,在中國古代科學史、政治史、宗教史、倫理學史的廣闊領域都發生瞭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