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印度解釋吠陀的一類書籍。音譯“阿蘭若迦”。成書時期約在西元前10世紀下半葉。據傳,本書是由古代仙人哲學傢隱居深山林泉探索和講授吠陀玄義的內容結集而成,並因此得名。森林書與梵書、奧義書有密切的關係,具有與後二者共同的和不同的特點:①梵書和森林書都是解釋《吠陀》,但前者主要講解祭儀規則,後者著重揭示祭儀的神秘含義;②森林書和奧義書同樣解釋吠陀奧義,但前者還部分地涉及祭祀儀軌,後者則著重討論哲學問題;③部分森林書的內容與梵書和奧義書交錯相混,不易劃清界線。由由於這些原因,有時候,森林書不是作為一個獨立部分,而是梵書或奧義書的不可分割的部分。

  主要的森林書有如下幾種:《梨俱吠陀》的《他氏森林書》和《屍森林書》,屬《娑摩吠陀》的《阇彌尼森林書》和屬《夜柔吠陀》的《鷓鴣氏森林書》。

  森林書的哲學思想基本上與梵書和奧義書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