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一種社會歷史學說,認為人類社會是沿著據亂世、升平世、太平世順次進化的過程。此說源於古代,由近代康有為系統化,成為社會維新的理論基礎。

  三世說淵源於“公羊”學。《春秋公羊傳》說,孔子寫《春秋》,“所見異辭,所聞異辭,所傳聞異辭”。董仲舒發揮瞭這一學說,認為“《春秋》分十二世以為三等,有見有聞有傳聞”(《春秋繁露·楚莊王第一》)。東漢何休明確提出“三世”的概念。他認為孔子著《春秋》,是取春秋時期242年“著治法式”,將將社會治亂興衰分為三世:衰亂──升平──太平。這“三世”隻是講社會從亂到治的變易,還沒有涉及社會性質轉變的問題。魏晉以後,隨著學術思想的變遷,“公羊”“成為絕學”。到清朝嘉慶、道光年間,“公羊”學重新興起,清代經學傢劉逢祿(1776~1829)等人著重闡發“公羊”的“張三世”等微言大義,說“春秋起衰亂,以近升平,由升平以極太平”。龔自珍與前輩有所不同,他開始將“公羊”的“三世”與《禮記·禮運》聯系起來,並認為人類整個歷史“通古今可以為三世”。他的這一觀點含有進化發展的意義。

  19世紀末,康有為明確地把“公羊”的“三世”、《禮記·禮運》的“小康”、“大同”與近代進化論思想融合在一起,系統地提出瞭“三世”說歷史進化論,它的基本思想是:人類社會是變易和進化的;社會歷史進化是沿著據亂世──升平世──太平世的軌道,由君主專制到君主立憲,再到民主共和,一世比一世文明進步,進而達到“太平大同”這一人類最美滿極樂的世界;“三世”進化是和平的、循序漸進的,不能躐等;這種“三世”進化之義,是孔子所規定的。康有為的這一學說打破瞭“天不變,道亦不變”論,也否定瞭歷史循環論,在當時的社會中產生瞭積極的影響。但由於它強調社會歷史的和平漸進,反對革命突變,又極力神化孔子,因而帶有神秘主義色彩,後來受到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派孫中山等人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