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區別於其他動物的特質、基本屬性,其中主要指生產勞動的性能。馬克思說:“可以根據意識、宗教或隨便別的什麼來區別人和動物。一當人們自己開始生產他們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時候(這一步是由他們的肉體組織所決定的),他們就開始把自己和動物區別開來”(《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4、25頁)。

  人類從哲學上認識自身的特性有著很長的歷史(見人)。“人性”一詞可以溯源到古代。中國春秋時期的儒傢典籍已經談到人性。《禮記·禮運篇》說:“飲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戰國時告子提出“生之謂性”、“食色,性也”。孟子以天賦道德觀念來解釋人性,認為人性本來是善的;荀子則與之對立,主張“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人為)也”。古希臘哲學傢德謨克利特、柏拉圖和亞裡士多德等人都談到過人性。亞裡士多德曾提出過人在本性上是“政治動物”的著名命題。在封建社會中,人性概念得到進一步發展。中國宋代的朱熹以理釋性,提出“性即理也”,把人性看作是天理的體現。中世紀歐洲的經院哲學傢則把人性解釋成神性,以同神學的絕對統治相適應。針對這種以神為中心、貶低人的地位的觀點,資產階級思想傢鮮明地提出瞭要尊重人性,以人為中心的思想。他們把人性看成是人類的善良天性或者人類的理性。歷史上關於人性的觀點主要有下面幾種:①把人性歸結為神性;②把人性理解為人的自然屬性;③把人性設想為人的某種固定不變的氣質或某種抽象的觀念。這些觀點囿於認識的局限和時代的局限,都未能對人性作出正確的解釋。但它們對人性的探討也取得瞭某些積極成果,從而為科學地解決人性問題積累瞭可貴的思想資料。

  歷史唯物主義總結人類認識的成果,第一次對人性作出瞭科學的解釋。歷史唯物主義不否認人是自然的存在物,人的肉體組織決定人有吃、喝、性行為等等機能和欲望。但是,離開人的社會活動抽象地考察這些機能和欲望,把它們看成人類活動唯一的和終極的目的,則是錯誤的。歷史唯物主義從人們的物質生產活動、物質生產關系出發去說明全部社會關系,進而說明社會的人的人性或人的社會性;即使是人的某些自然屬性,也不能不具有社會的形式,帶有社會色彩。這就在人類思想史上第一次找到科學地觀察和解決人的問題的基本方法論原則。歷史唯物主義認為,所謂人性,是指正常的人和其他動物的根本區別,這個區別主要在於社會性的勞動。現實的社會性的勞動和全部社會生活總是在一定社會形式即生產關系下進行的,離開這種生產關系和其他社會關系,人不僅無法生產,也無法生存,就不成其為人。生產關系和其他社會關系是形成人性的基本的、決定性的因素。馬克思說:“人的本質並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18頁)。由於社會歷史發展階段的不同和人們在社會關系中,特別是階級社會的階級關系中,所處的地位不同,加上各個人在社會生活中的其他差異,如不同的生活環境、文化教養、心理特征等等,所以人們的具體人性也不能不發生種種差異。

  社會關系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不斷改變,現實的人性也在不斷演變。正如馬克思所說的,整個歷史也無非是人類本性的不斷改變而已。

  現實的、具體的人性,在階級社會裡一般表現為帶有階級性的人性。當然,階級性的自覺程度以及各個不同階級的相互關系都是復雜的。對立階級之間的交往,也會有某種共同的東西。例如,用共同的語言交流思想,對於某些事物有共同的愛憎,共同的民族心理素質,等等。但是,對立階級的相互鬥爭,畢竟是階級社會歷史的主要特征,它不能不對具體的人性產生深刻的影響。

  人性概念作為各個歷史時代現實的、具體的人性的抽象,反映瞭人類的共性。但這個科學概念的抽象同作為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立足點的抽象的人性是有根本區別的。資產階級的抽象的人性論不認識、也不承認人性的歷史演變和分化,隻承認一種所謂全人類共有的、永恒的人性。資產階級人道主義者認為,資本主義制度符合於這種人的本性,因而是永恒正義的實現。他們把一種具體人性的表現,即資產階級自私自利的階級性,說成瞭一切人所固有的天性。這是一種非科學的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