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國時代魏國思想傢劉劭關於才性問題的重要著作。南北朝時涼儒林祭酒劉昞為之作註。宋代人阮逸刻為書並廣泛流傳。《人物志》在隋唐志均列於名傢,而阮逸序誤列為“史部”。《四庫提要》說:“其書主於論辯人才,以外見之符,驗內藏之器,分別流品,研析疑似,故《隋志》以下皆著錄於名傢”,“其理則弗乖於儒者也”。漢魏之際有關評論人物的著作可考定者近10種,《人物志》是僅存的一部。現在通行的刊本有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結印明刊本,文學古籍刊行社任繼愈斷句本。這部書不僅包含瞭劉邵邵的政治思想和哲學思想,而且反映瞭漢魏之際的學術思想的內容及其變遷。

  東漢末年,因社會變亂,儒傢思想的統治地位受到削弱,出現瞭儒、道、名、法競起與合流的趨勢。魏初,繼承瞭漢末評論人物的習尚,又受到曹操好法術、重刑典的影響,因而評論人品均重視綜核名實。《人物志》反映瞭這一特點,它認為:品評人物不僅要觀其外貌,更應認識其內在的精神;人稟氣而生,才性各異,應根據其才性,有不同的任用;考察人物不應隻看他的主張,而應看他的行為,名實必須相符;人們的言談雖是考察人物的一個重要方面,但言談有“理勝”與“辭勝”之別,須看其言談是否與義理相合。常有一種特殊的人,很難用一般方法考察,隻有伯樂式的人才能識別;“聖人”是儒傢的最高理想人格,他和“英雄”不同。“聰明秀出謂之英,膽力過人謂之雄”,“英雄”有膽有識,能撥亂反正,創大業,但不能“致太平”;“聖人”是特殊人物中的“奇尤”者,不能為一般人所認識,“聖人”有中庸之德,而“中庸之德,其質無名”;“凡人之質,中和最貴。中和之質必平淡無味,故能調和五味,變化應節”。

  《人物志》接觸到兩個重要問題:一是才性問題,即識別人物的原則和標準,此後發展為關於“四本才性”的討論;一是“有名”與“無名”問題,開以老莊思想解釋儒傢“聖人觀”的先河。它是從漢代經學過渡到以王弼、何晏為代表的玄學思潮的重要環節。